晋美林巴尊者:成佛后,必定具备如下数种证悟之功德十八不共法等等,这些所有的功德完全圆满具足的部分,是佛的法身;佛的法身针对十地的菩萨,以五种决定的方式来转动珐錀..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藉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这样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的身心安定。拜..
二月二即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俗称青龙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地天又称用地神、坚牢地神、坚牢地天、持地神,即主掌大地之神,为十二天之一。地的体性是坚固不动,能..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业,积累往生的福德资粮。同时可以防止辛苦修积来的一点福报从说话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过而招来的..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
佛经中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浴池中具有八种功德之水。此水具有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不损喉、八不伤腹的特点。八功德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定水。..
放大心量有几个方面:首先,先确定自己这辈子大的志向,因为有了一种大的志向才谈得上大心量。如果没有大志向的人,只是一个平庸的人,无论如何心量也不会放大;第二、必须..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么讲呢?比如说善知识的五德,我们可以这样去观察。他的德行里面占了这几样,比如说证德,证德就是说圣人僧,有可能是一地的..
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十宗,甚至数宗数派,大圣佛陀观机逗教,什么根机说什么法,自在为众生广说诸法,佛陀住世八十年,说法四十九年,谈经..
佛教和印度教,同属于古老的东方宗教,同源于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
很多人讲:“佛教是消极的,佛教是讲空的,什么东西都不要。”这是佛教吗?不是。有些研究佛教的人,认为佛教本来就是悲观的,从头到尾在讲苦,所以教授佛法,应该以“苦”..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杀生不但是大恶,而且招来的是冤冤相报。我们看看现在这个世间,杀生招来的果报触目皆是:多病、短命、痴呆、孤独、聋哑、失明、疯癫、无缘无故被人杀掉..
佛经记载,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海底龙宫正入甚深禅定,他化自在天的二位魔女,因爱恋世尊,来到佛陀禅定之处,以各种妖媚之术来迷惑佛陀。由于释迦牟尼佛早已身、口、意三..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这是说出菩萨的行动。这话应该要用现代话来讲,他老人家跟观世音菩萨教化..
供养是敬意,佛菩萨还会要吃你这个菜饭吗?这是表敬意。佛是日中一食,你早晚都供,你不是把佛就破斋了吗?决定不可以。所以供佛不能过午,过午之后,供佛的饭菜要撤下来,..
问:作为佛教修行人,必须要看破今生吗?索达吉堪布:如果从心坎深处生起了舍弃贪执今生之念,则无论修习其他任何之法,都不在话下。只须稍下工夫,就能大见成效。反之,如..
当代佛门大德净空老法师曾经就清明祭祖的提问开示过多次:1、清明祭祖,我们每一年祭拜祖先,这是礼节,这是报恩,报本反始。教育的意义比鬼神来领食物的意义还重,因为现..
中阴身:自亡者断气,第八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就一..
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异类众生,被擒被抓被关被杀,惊惶失措,命在垂危之际,发慈悲心,买物救赎,予以解救释放的一种行为!简单地说,放生就是还债,还今生累世以来我们所..
对世间人来说,如果找不到中意的对象,祈祷作明佛母也会有帮助。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将作明佛母称为“爱情本尊”。现在单身人士非常多,有的是女嫁不出,有的是男娶不到,许..
如果说佛的教育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地消极,让我们感觉到更加地没有希望了,更加地没有意义了,那最重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个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呢?它的价值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佛,只是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愿意面对屏幕上的东西,那你就要删除这个硬盘上的文件,因为这个屏幕上的东西是来自于它,你必须要明白,要把它删除,然后呢,佛菩萨告诉我们以后..
请法功德莫能赞!佛母寺正月二十四上堂大斋法讯在新春即将结束之际,喜逢七日药师宝忏报答父母恩德,为新的一年修积功德,也为子孙后代培植福田,造福人类与社会,人人都能..
什么是“心”已经困扰我们几千万年。譬如我们讲八识,整个八识包括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第六意识、前五识。本体心同现象的能所、这个所起的心,两样的;可是一个名词..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苦谛的内容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法就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中国的《易经》称它为「生生不已」,在佛法则是「生灭不已」。因为在生的..
大方便佛报恩经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答曰。一切不得。若受五戒。先受三归。三归既竟乃得五戒。皈依..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在感谢别人、劝解别人,或在一件事情很圆满的时候要说“阿弥陀佛”?佛经里有哪些爱语呢?在寺院里,“阿弥陀佛”就是非常好的爱语。比如你第一次来寺院..
在别解脱戒中,我们主要讲居士五戒。什么叫别解脱戒?“别”是分别,“解脱”是脱离六道轮回而获得永久的解脱。谁受持别解脱戒,谁就能从六道轮回中得到解脱。比如说有两个..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民间的道教,相信人死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后,万民匍匐在上帝座前,像一群羊般静候上帝的审..
日本京都禅林寺是净土宗西山禅林寺派的总本山,山号“圣众来迎山”亦称“无量寿院”,本尊为阿弥陀如来,为念佛道场。这尊阿弥陀佛造像其特别之处在于佛像的头部是转向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