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的历史源流与判定觉真一、《大藏经》述义《大藏经》是一部佛教典籍丛书,也可视为一部佛经总汇。在梵文中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原词,它完全是一个由中国人创造出..
师父,我想对你说香港佛教联合会觉真近代佛教的改革家、近代佛教改革的开创者太虚大师(1889—1947)示寂六十周年,上海玉佛禅寺举办以“佛教与现代化”为主题的大型学术研讨..
没有折磨人不会走向成熟人生会经受许多折磨。有来自对面的,有来自背后的,有来自仇者、怨者,也有来自亲人,来自你最信赖的人,还有来自素不相识、也素不相干的人。总之,..
净空法师:我們學佛首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为凡夫有妄想,诸位!妄想就是量,为什么叫无量无边呢?因为佛没有妄想,佛没有妄想,就无量无边,用哲学的一句话,就..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一个人在流转当中,既有罪又有障,这种罪跟障的结合,就使令我们的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我们不知道,我们来生要飘到哪里..
作为净土法门的修行人,经常会被问到,极乐世界好在哪里?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通常大家的回答是:极乐世界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
仰仗佛力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难,我们再来观照净土法门仗佛力往生之胜妙。在一代时教里面,唯有念佛求生净土一法,这个唯就是它的独特性、唯一性、不共性,是专门仰仗阿弥陀..
慧律法师:吾有大患,为吾有身
慧律法师:恶性比丘,应默摈之不与共语
惠敏法师谈唯识马来西亚《法露缘》杂志11期专访。83年2月出刊传闻法师访问/传德法师整理惠敏法师资料1954年1月22日生于台湾省台南市1975年6月台北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药学士..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八故经云:动而无所动,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笑而未曾笑,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行..
“批判佛教”驳议释恒清[*]哲学论评第二十四期页1-46--------------------------------------------------------------------------------页1摘要十几年前,日本驹泽大学的..
在家修行的居士,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烧香问题。智宗法师在寺院里常常见到众多的居士大把大把地,一捆一捆地,甚至是整箱整箱地在香炉里烧香,他们认为多烧多福,多烧..
慧律法师:实质的人其实只是影像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二下面,对于达摩大师,为什么不允许大家在禅修境界当中,礼拜佛菩萨的形象,有人提出了疑问:问曰:因何不得礼佛菩萨等?他问道:“为什么不可..
七佛传法偈(四)第四、拘留孙佛(贤劫千佛之第一尊佛)传法偈曰:“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大意是说:“如果有人能够亲见自己的..
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教与科学各美其美智宗法师佛教与科学的关系,看似复杂,实则微妙。试简述之。浙江普陀山双泉庵监院其实,纯粹从认识论的角度上来分析,不管佛教与科学..
瑜伽菩萨戒本之心理与伦理观释惠敏页9--48中华佛学学报第11期1998.7月出版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页9瑜伽菩萨戒本之心理与伦理观释惠敏国立艺术学院副教授提要以往的注疏或研..
七佛传法偈(六)第六、迦叶佛(贤劫千佛之第三尊佛)传法偈曰:“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大意是说:“一切众生的心性,本来就是..
慧律法师:冤枉受六道轮回之苦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一所以,修行,见性是根本,了悟本性最重要。因此,达摩大师继续说道:“经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叶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六而且,对于达摩大师说,见性的在家人也是见性成佛,有些人还是有疑问的,他们问道: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有人问:“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