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是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分为因行、果成二类。因行念佛三昧是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
念佛这桩事,总得不缓不急,否则易出毛病。当初释尊有一弟子,擅弹七弦琴,此人学佛后很是用功,不肯休息。在一般人见之自然甚好,但释尊视之则不对。因凡事得取中道,不用..
问:有许多居士以腿不弯曲、类似蹦的形式来几天几夜地绕佛,且阿弥陀佛的阿(音ā)字念为ē字音,有时候不念阿弥陀佛,念成弥陀佛,这样如法吗?大安法师答:念佛还是如理..
快乐的时候能自自在在,痛苦的时候更要自自在在,这就说明你念佛念得有点作用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早就忘记念佛了,甚至心里头还有些不舒服——为啥念佛成这个样子了?人家..
念佛,是在念阿弥陀佛,也是在念自已。念佛一定要把妄想分别执着都念掉,念佛功夫才成就。我们今天念的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这里头是双重意思,一个是自己的功夫,一个..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必平常时时要念呢?”您想想看,为什么我们平常时时要念?比如一个小孩,从小不写习题,爸爸妈妈、老师说的话也不爱..
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在这个讲堂里面摄受每一个人。在哪里?在哪里呀?我们全部都在佛光摄受当中。不仅是照我们的脸,更重要的是照我们的心。把心拿出来晒一晒,佛光照众生心..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度来说,真正念佛就是心念真正放在佛。这必须要放下其他一切不相应的杂念,必须要有能力克服内心所有的坏念头,..
问:从《楞严经》所看到说,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变现。弟子就以此观想都是阿弥陀佛所变现,来念佛,以此修持。听到音声都观想是阿弥陀佛。结果有三次要去佛山闻法的途中..
清朝时有一位克勤法师,他俗姓蒋,是湖南省湘阴人。他从小就体力过人,个性愚直。壮年时,投善化洪世庵剃度出家,在麓山受具足戒。他本来不认识字,学习早晚课诵,花费了五..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们一个人不是没事干的,总有一些事情要做,这个时候或者是行、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卧,乃至于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你只要有因缘,你就..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已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仗他力,故承佛护念,魔事不生,有诸否乎?省庵曰:唯唯,否否!夫参禅、念佛,论其难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论魔..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我们跟众生,人跟人是要有因缘的,我看到你很欢喜;你看到我也欢喜,怎么说呢?过去有结善缘。这个结善缘,在大乘的佛法也是..
问:请益法师,很多人平时很用功念佛,但年纪大或者病痛发生时,常颠倒不念佛。如何避免发生此颠倒,平常要注意什么事情?宏海法师答:我出家这么多年,特别是近些年,也遇..
古时候,有个樵夫,晚来得子。一日,樵夫唤来儿子,说:“孩子,为父已经年迈,随时会离你而去,可你年纪尚小,又没什么生存技能,为父颇是担心。我给你一把斧头,你上山试..
人生的路,深一脚,浅一脚,悲伤在路上,希望也在路上;疲惫在路上,欢喜也在路上。没有谁的一生,阳光朗月永相随;没有谁的一生,欢声笑语永相伴,总有一些困难,一些痛苦..
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了。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买衣时一掷万金,拼命的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类的修行:第一个叫作自力的法门。这个自力法门,它的所观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当下的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心的时候..
疏文: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测。虽有魔事,行将自消。又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以阿弥陀佛及十方佛,常护念故。从今..
当你能够忘记你的过去,看重你的现在,乐观你的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清空心灵的负累,让生活轻盈。每一天,思维经过的地方,难免有一些不愉快吸附在心灵的某个..
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能让自己智慧不断提升,不再退回愚痴的状态?《华严经》中说:“若能须臾念如来,乃至一念功德力,永得远离众恶趣,智慧日光灭痴暗。”意思是,如果..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净土的功德,会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地方有两个:第一个讲到现世的安乐,第二个讲到究竟的解脱。先看现世的安乐,看经文..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
念佛法门是什么?大家要懂得,念佛法门是救度的法门,不是修行的法门,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大家的观念要彻底地改变,我们很多人讲念佛都是讲修行,讲做功夫,在善导大..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但是我们不应该这样做,我们应该调整好自我的心态,守持简单淡泊的生活,身心才能清净,也是最健康。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出自《楞严经》第五卷“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
垢灭善生,这个自己能够体会到的,你看从前恶念多,现在恶念少了;以前个性刚强,现在柔软了。这都是阿赖耶裡头的染污、习气渐渐薄了的现象,你回心转意了。从前什么都是斤..
我们看丁七的普等三昧愿。这一段我们讲到本尊的功德。前面是针对资粮位菩萨来说,在整个修学当中远离遮障的果报而成就殊胜的果报。这以下是约着加行位的菩萨。加行位的菩萨..
很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平常念佛、诵经、禅修、放生、供斋、助印等这些善事,都有功德,回向就是说我们要将这些做善事的功德,用在什么地方。回向其实是佛教中很独特、很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