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若有人问:为何不供养自己的财物而供养这些无主物呢?自己一分钱也不舍得供养,却将无关紧要的山河大地、大海湖泊作为供..
此则与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个地方有人就问,说我是业障凡夫,弥陀是万德庄严,为什么我这个业障..
文殊菩萨在众生面前主要代表法,同时也以善知识的形象来启发我们的菩提心,启发我们的大乘心,启发我们空性的般若正见,文殊菩萨其实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智慧身体。当我..
“观自在菩萨”中的“自在”:解脱就会自在,解脱是针对“缚”而言的,烦恼就是缚。由于“缚”,众生流转生死。我们每天被烦恼缚着而起惑造业,作无意义的事,烦恼使我们不..
所有诸佛及佛子,所有寂静的佛与忿怒的佛,所有坛城的总集尊,所有诸佛菩萨以及他们如微尘同等量般的无量净土等等一切之源头,皆从金刚萨埵佛产生出来。谁听过金刚萨埵佛的..
在感应传记中,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地方,一个小道场,一个女众师父,就是比丘尼法师。她每一年固定的时候,都会举行盛大的供养观世音菩萨的法会,准备很多丰盛的..
佛门里的任何一种供养行为都是在表法,就像佛前供花、供果,代表种善因、结善果一样,佛前供水也有其深刻含义。水代表人内心的一种清净,洗去心中的烦恼杂尘、污垢,令身心..
修行,最终目标是成佛,这就必须对三宝,尤其是佛陀生起信心。加深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又是引发信心的重要前提。对于佛弟子而言,佛为修学榜样,法为实践方法,僧(善知识..
人们做着种种苦力,才能够造一个房子。所以建庙造伽蓝,一定要有人修道,否则就是祖师讲的“广造伽蓝,不体道本,天堂未成,地狱已就”。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
地藏菩萨既然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有这般大的因缘,那么,我们供养菩萨,有什么功德利益呢?这在地藏本愿经上的阎浮众生业缘品,如来赞叹品,地神护法品,见闻利益品,嘱累..
磕大头的功德在佛经里面有记载。佛陀时代侍者阿难问佛:一个比丘,对三宝大礼拜有多大功德?佛陀回答:一个人对三宝恭敬顶礼一次的功德,可以获得自己身下所压大地所有微尘..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何种情况会毁坏善业呢?第一、发瞋恨心。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瞋恨心。生起严重..
问: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成刚法师:在修行中没有巧路,我们无明妄想降伏得越好,我们的身心气质随着心变化,就随着殊胜起来,就会没有病..
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吉祥菩萨。入法正位,名法王子。——《弥陀略解圆中钞》文殊师利菩萨,大家很熟悉了,是大乘佛教智慧第一的菩萨。他有..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那拿宝剑干什么呢?这是形象的表示智慧,这个宝剑是代..
佛所有的道场,特别是末法道场,末法道场,千万可不要起坏心思,非常注意。咱们说是佛门,进入佛门,不错了,是福田之地,种福田;善根之地,培育善根。但是造业也很大呀,..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二)不好诤讼。(三)身心柔软安隐。(四)说法时心得踊悦。(五)对于佛法,信心清净。(六)悲心愍念众生,给..
佛教经典浩如烟海,而该如何将它们串联起来,其中主要的共同点又在哪里?它最精华的核心是什么?成佛的窍诀又是什么?让时光退回六百年前,来看看代表一切智慧总集的文殊菩..
准提菩萨圣诞在农历三月十六。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他的福德、智慧无量。他是一位千祈千应的大悲圣者,他随缘化现济..
莲花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这种美德与特征,佛陀喜欢拿莲花作譬喻。而莲花在佛门中,为佛菩萨所常拿来作譬喻,表征著清净、无染、光明、..
农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间也称这天为观音圣诞,其实这天是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依惯例,各佛寺也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南海普陀山的纪念活动最为热闹。这天,南海普陀山人..
有人说功夫怎么练?念佛功夫我想达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功夫成片。这就少说了,越说越害怕,就像什么?我想学少林功夫,怎样成为武林高手?你看你还是少来这套,你省..
今天给大家宣讲的是“三殊胜”。三殊胜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如果不懂三殊胜,善根不能以方便摄持,中间若以分别杂念散乱,最后没有回向的话,善根是无法增长的。所以..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守持菩萨戒?《入行论》中曾说,如果我们以悭吝心不布施微小的财物就会感召饿鬼的果报,而菩萨戒是邀请天下所有众生共享菩提果盛宴,倘若失毁菩萨戒..
思考题1、佛陀宣讲观音心咒功德的经典是哪一部经?大概内容是什么?对此你有哪些感触?2、有人认为,假如经中说有些问题佛陀都不知道,那佛陀就不是全知了,或者这部经典是..
而作为凡夫,通过忆念观音名号可否获得身心清净呢?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论经中介绍的脱苦离难、所求皆得,单是我人专注一心于观音名号当中,便有无上之福德。佛法戒定慧三学..
【发音】英文音译:OmArHum汉语拼音:WengAHong汉字音译:嗡啊吽【说明】“嗡阿吽”三字明,又称为金刚诵,是佛教之藏密主教金刚总持即本初法身佛普贤王如来的根本咒,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