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弥陀如慈母,可是慈母我们看得见摸得着,阿弥陀佛我们怎么看得见呢?常敏法师:烦恼障眼虽不见,大悲无倦常照我。弥陀是以六字名号来摄受众生,救度众生,以六字名号来..

问: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那每个人的净土也不同吗?净土也是可有可无的吗?自性弥陀意思是自性本心就是佛吗..

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生起皈依信崇之正信。故其第一步,须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在中国旧俗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其实佛与神迥不相同!在寻..

居士:阿弥陀佛的光明我们看不到,如何才能融入进去呢?常敏法师:虽然凡夫肉眼看不到佛的光明相,但它会显示妙用啊,会显示出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以慈悲心,摄取众生。..

居士:口念心不归南无阿弥陀佛,《安心决定钞》里说不能往生,但不会堕入三恶道。常敏法师:这是别人的说法,不要去评论。佛说: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

居士:我怎样才能做到心系弥陀?我一念佛就打妄想。常敏法师:佛系念我们,他的无碍光明在照耀我们,令我们感受弥陀的温暖而皈命弥陀,心系弥陀。我们哪来的系念弥陀心。在..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身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好,这六句话。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是万法之总持。大家看看这句话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赞叹。万..

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从暗趣明。此中差别者,将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无量种非变怪色可意相生。第二种情况就是,一个人他积集的善业强,..

居士:圣道门是把好的交给佛,师父现在要我们把好的坏的统统交给阿弥陀佛,怎么理解?常敏法师:是啊,阿弥陀佛要荷负我们的生死重担。什么是生死重担?就是我们的罪业。有..

佛教音乐-南无阿弥陀佛(华乐版)

贵校四语,尽性学佛,尽伦学孔,道学为体,科学为用,实为学道不易之宗旨。自儒者以词章为事,遂将学道之法,变作学艺,曷胜痛惜。而今之新学,多皆捨本逐末,能如贵校之宗..

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到众生马上就要堕到三恶道火坑里面去,这时候援手救拔是不容一刻的迟缓,马上就要举足伸手过去拉一把,不可能那么安逸地坐在..

四平如来寺云泉法师最新歌曲《阿弥陀佛莲花开》

居士:亲眼看到许多念佛多年的老人,走时觉得自己没做好,而失去往生信心。常敏法师:其实被阿弥陀佛救了,自己都不知道。居士:起了疑惑心了。常敏法师:那就疑惑心呗。居..

南无阿弥陀佛佛经

问:学佛要相应才能成就,是不是我们和阿弥陀佛的愿心最相应,所以我们能往生?常敏法师:诸佛的愿心不一样,你要与之相应才能得到利益。阿弥陀佛以其广大的悲心对待我们,..

(钟点工陈阿姨,一边拖地,一边跟着念佛机念佛,念的还特别投入。我边上网边赞叹她。陈阿姨更高兴地说:我也不知怎么的,就是喜欢念佛;早晨眼皮一睁开,就痴头怪脑地念起..

善修说,星期天去护理院探望父母。一进门,就听见电视机的声音开的很高,那是父亲耳朵不好的缘故。我走到床边看妈妈,她很安详地躺着。问:妈妈,你有什么想说的,想吃的,..

慧远大师一生充满着很多感应的故事。比如我们有个出木池,慧远大师一来就感得山神给他托梦,告诉他:你不要离开庐山,就在这里建寺院很好。你不要担心建寺院的木材,我来帮..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疑而自度度他。修学佛法有二:一、理解,二、行为。以理解贯入行为之中,则能行解一致;以行为履践理解之实,则能行解..

问:我爸不听我劝,不肯念佛,阿弥陀佛也救他吗?常敏法师:就像盲人一样,太阳照不照他?一样照哇。只是他看不到太阳。但阳光给予的温暖,我们的感觉是一样的。我们念佛也..

问:我的同事念佛了,但他不愿意皈依三宝,阿弥陀佛也会救度他的吧?常敏法师:有些人会觉得佛法比较高深,觉得自己缘分没成熟,生怕自己做不好,所以不敢皈依三宝。但阿弥..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在一个月黑之夜,出门捉蛐蛐,不知不觉来到了坟地。抬头猛然看见一位年轻女子,貌若天仙,兄弟三人大喜过望,拔腿就追..

佛教音乐《南无阿弥陀佛》保佑你平安吉祥!

菩萨成就八种法故,于诸佛前莲花化生:一者,乃至失命不说他过;二者,劝化众生令归三宝;三者,安置一切于菩提心;四者,梵行无染;五者,造立佛像,置莲花座;六者,忧恼..

问:平时深信切愿,行持也坚持,但临终时四大分解,凡夫保持不住佛念,只能随业投胎去了,此时神识已掌控不了,怎么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请法师讲解。宏海法师答:这个..

问: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缘着男女产生情执就有很大的过患,而缘着阿弥陀佛,假如能天天梦到才好。弟子疑惑的是,同样的这颗情执的心没有改变,..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言因果,但言为善降之百祥,为不善降之百殃,是以安命定志为诫。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圣人教人以安命,佛教人以随缘..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