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问明品普献法师

在《楞严经》的思想模式,就是空假中三观。你遇到任何的人事,你永远保持空假中三观。就是你要先修空观,破执。我们遇到一个生命的现象,可能是一个顺境,也可能是一个逆境..

释迦牟尼佛在忉利会上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自己要灭度了,灭度后的众生要付嘱给地藏菩萨了。这是一件大事。那找一个付嘱人,可靠的菩萨,那说明地藏菩萨是首选。那释迦牟尼佛..

【原文】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①诚言,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

惭愧和忏悔,是佛弟子的初门,也是很必要的,就是一直修的加行。我们先把这两个分开来看。可以说忏悔的前提必须要有惭愧,身为一个佛弟子一个道人,假如果你没有惭愧心的话..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之音声,无苦不拔,无乐不与。九法界众生,无论是内在身..

我们经常会听到现代人夸人用“美女”,“性感”等词汇,却很少有人知道“貌如菩萨”向来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最高境界。可能佛弟子都听过—好女如佛。所以,女人一生修行的首要..

什么是中阴身?是鬼吗?与神识有什么关系?《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很多论典都讲到中阴身。中阴身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在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转化过程中出现,处于死有..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

现代的女性比以往辛苦,常常要扮演不同角色。白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赶回家煮饭、督促孩子功课、收拾家务等,等到家人就寝,午夜时分才有点时间做自己的事,看一点书。如何..

最为方便,随时随地可修,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这是它殊胜方便之处,因为念佛法门著重在心地起修。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那有不同的道理!心同佛,..

《佛说老母经》,这一部经的经文很短,原文师父看过。我看了内心非常的感动,释迦牟尼佛实在非常的伟大,释迦牟尼佛实在是非常的孝顺。因为第二则故事就是在讲,也是在佛世..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属於哪种情况?如果你对极乐世界的心很重,完全超过重视娑婆世界,很有把握往生,那就非常随喜。但是,很多人会是后一种情况。虽然学了净土经教,也在不..

圣空法师开示:家人得了老年痴呆怎么办?摘自:《50届楞严法会》时间:2015年5月11日晚上老年痴呆症,本身就是无明。就是我们这一生智慧不开,用的知见太多。世间人都说呀..

现在这个社会,从上到下需要整体的反省,就好像学《弟子规》一样,不仅小孩要学,大人也要学,各行各业都要学。过去我们中国人有这种谨慎之心,有敬畏鬼神之心。现在大家不..

菩萨戒一般是六重二十八轻戒,受菩萨戒主要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首先要有出离心。人只有对“我”有真实的认知,才能生起真实的出离心,所以佛陀初转法轮先从小乘讲起,因为..

现在物质发达的世界,我们不单单迷失在自我生命的假象当中,我们还迷失在外在的世界当中。所以,过去的人修行还好修一点,因为过去外在不发达,不管印度、中国都是农业社会..

我们今天在这里,真的是非常的幸福,因为末法时代了,我们作为人还能遇到佛法,还能对佛法生起大信心,还能遇到善知识,还能受佛的戒,今天跟佛在一起。什么叫末法时代呢?..

我们为了衣食住行和社会责任,在各行各业担当扮演着各种角色,在繁忙中消耗和分割着自己的生命。但无论怎么忙,每天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总能挤出来,就像爱美的女孩子随身带着..

经典里有告诉我们,罪业如果有形象的话,虚空都容纳不了,所以我们才要念佛,求佛接引。那求佛接引,我们要很虔诚的,自己对自己的业障要很惭愧、很忏悔的,对佛菩萨要无比..

有些人以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头发一剃,衣服一换,便是和尚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常常询问出家人:“做和尚要些什么条件呢?”他们所能得到的解答,也是很简单..

释正如法师开示:家里有地方,最好空出一个房间来供奉佛菩萨,这当然是最理想。这个空间就是我们礼拜、祷告、忏悔、修心养性的处所。平常劳累时,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听佛乐..

整个宇宙跟我什么关系?一体。这树林花草、山河大地,跟我还是一体。一体流露出来的就是爱、就是慈悲,你怎么会不爱世人?世人跟你一体。甚至于我们爱仇敌、仇人,害我的人,..

经常听到有学佛的师兄问:念佛,念佛,求佛菩萨加持,究竟怎么样才算加持?加持有没有感觉?是梦中加持的吗?下面我们来听下法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开示:我们的修学、教化,一..

放大心量有几个方面:首先,先确定自己这辈子大的志向,因为有了一种大的志向才谈得上大心量。如果没有大志向的人,只是一个平庸的人,无论如何心量也不会放大;第二、必须..

净土法门一直讲到说是感应法门,这个成就不是靠你的禅定,不是靠你的功夫,不是靠你的智慧,就靠感应。感应道交,常说到难思议。感应凭什么呢?信愿力。为什么说要信愿行持..

这个无我的智慧,跟我们净土宗关系密切。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让愿力强过业力,那你这个业力就可以带业往生了。所以,如何处理生死业力在《阿含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就是观察..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么讲呢?比如说善知识的五德,我们可以这样去观察。他的德行里面占了这几样,比如说证德,证德就是说圣人僧,有可能是一地的..

这段是《楞严经》,说一个人他依止妄想的过失。这个地方有两大段,第一段举过出由,先举出它的过失,说明它的原由,总共四小段。看经文: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

现代居士信仰的淡化,虽然学佛多年,却没得到佛法的利益,信仰慢慢淡化了,最后归咎佛法无益。有几点弊端:一是对于佛法没有恭敬心,比如日常中对于佛像或经本,随处乱放,..

《梁皇宝忏》中说:仇人皆从亲人而来。这确实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话。在生命的路程中,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仇人;同样的,也没有永远的伴侣,或永远的师徒与同学。只..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