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超度不是地藏经,而是金刚经和法华经。但如果你想要把自己唤醒,就要地藏经。我们现在用的是大脑思维,中医讲这个叫爽灵,三魂中的一个。用爽灵的人很会赚钱。但这个爽灵不..

心,它不应只向外索取我们的心还有更美好的创造力我们不要忽视心的能量,它不应只向外索取,它还有更美好的创造力,只是不容易被人察觉。大家都知道日本科学家,对水所做的..

佛教徒经常会以花供佛,而在佛堂亦可看到以各种花供养佛塔、佛像等。密续典籍中提到:随力备办香、花、灯、涂,而作供养。在《圣弥勒经》上记载,供千盏灯或千朵优婆罗华,..

维克多.法兰克﹝VictorFrank﹞是犹太籍的精神病学家,在二次大战时曾被纳粹监禁起来。他曾说过:「只要能由痛苦中看到意义,一个人就愿意承担任何痛苦。」法兰克在集中营度..

文殊菩萨道场在五台山。在道宣感通录有记载:“代州东南,有五台山者,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五百里,势极崇峻。上有五台,其顶不生草木。松柏茂林,森于谷底。其山极寒,南..

只要努力寻找,痛苦总会有些意义的。现在再回到嘉瓦仁波切所说的,经由佛家的训练,让痛苦成为对我们实际有用的经验。「在佛家的修行中,你所遭遇的痛苦正是能让你增进慈悲..

弹性的思考空间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的困扰,同时也能使我们具备快乐生活的基本条件:平衡感。一天早晨,嘉瓦仁波切舒适地坐在椅子中,开始解释保持平衡的重要性。「..

一颗温柔的心与弹性的思考能力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温柔、有弹性的心能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相对的,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检验一个问题,也是一种弹性思考的训练。在今..

一信徒问师:师父,自己每到十斋日都读《地藏经》甚至每天都念,别说方圆多少里,自己家里照样会有不吉祥的事情发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师答:还是虔诚心的问题。志心读的人..

转换角度的能力,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是从一颗温柔的心开始的。一颗温柔的心让我们尽可能掌握住生命中所有的一切──活得淋漓尽致,活得像个人。经过一整天的公开演..

练习用理性的心态面对我们的敌人,学习用不同的角度来感恩敌人,的确是不容易做到的功课。到底我们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的自我转变呢?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篇嘉瓦仁波切..

一天下午,在实验嘉瓦仁波切所说的「转换角度看待敌人」的过程中,我又碰到了绊脚石。为了完成这本书,我参加了嘉瓦仁波在东岸所主持的一些课程。回家时我搭的是直飞凤凰城..

嘉瓦仁波切所提议的要尊敬敌人,因为他们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机会,乍听之下很难接受。但这个情况就跟一个人要练身体,想增加力量时,必须练习举重一样。当然一开始时,举重会..

佛菩萨为什么不多显神通利益众生?信仰宗教,大多数都是为了所信仰的对象,能够感应与保佑。如果能得到感应,不管对象是神或是鬼,是圣人或是妖魔鬼怪,都很多人去信仰拜拜..

问:菩萨像平凡人一样整天忙,没有长时间闭关禅定,为什么却已经获得了比阿罗汉更高的果位?索达吉堪布:因为菩萨已经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所以绝对不会住于轮回的边。不..

嘉瓦仁波切在谈到转移角度看待我们的敌人这样的观念时,是条理分明而又十足理性的。他说道:「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我们面对敌人时的感觉。一般来说,我们当然不愿意我们的对手..

“佛法是真实不虚的,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过去,我曾尝试着向同事、朋友谈及佛教的一些基本常识,却每每碰壁,自省为本人的修行不够,不能感染大家。我想:我..

一信徒问师:师父,今天有机会参加隆福寺的水陆法会,中午之前有一场“上堂斋”的佛事,弟子不是很清楚,希望法师能够大概的说一下?师答:按照丛林清规祖制来讲,请和尚上..

衡量菩萨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听听这几位大菩萨告诉你“什么是菩萨”(资料图)成佛的必经之路是什么?是成为菩萨。菩萨是什么样子呢?是否长得慈眉善目,就比较像菩萨了?要怎样才..

自以为是,其实是我们大家都会有的一种“硬伤”。这种迷之自恋一般对于事物认知的思考方式,会让我们于很多的真相视而不见,而处于“半盲”似的不清不楚中,还自喜的津津乐..

问:为什么阿罗汉破除我执解脱了轮回痛苦,却还未能获得菩萨的果位?索达吉堪布:可以通过比喻进行说明,比如有人黄昏时见到一条花色绳子,误认其为毒蛇,恐惧异常,后来依..

在《杂譬喻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以前有位大居士,是文殊菩萨的超级粉丝,他一直仰慕文殊菩萨的大智慧,每每祈愿可以亲见菩萨示现。可惜一直未能如愿。有一次,他发..

曾经有一个希腊哲学家教他的弟子在三年之内,碰到任何一个侮辱他的人,就要送钱给那个人。弟子就这样旅行了三年,然后大师跟他说:「现在你可以到雅典学知识了。」弟子到了..

【问题】听上师刚才讲到学佛要改变自己,不要有贪嗔痴,不要有嗔恨心,我自己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感觉很惭愧,平静时我很容易做到,但当我看到不喜欢的人,或者伤害我们的..

不论是白丁、教授、学者、乞丐、富豪、孺子、老者、你自己或他人,都在寻求快乐,没有人希望面对问题与痛苦。就快乐而言,你可以把眼光放在眼前的快乐,或超越生生世世的快..

此生不仅能够为自己,也能够为他人带来最大的利益,因此证悟﹝即彻底止息痛苦,带领众生进入解脱之境的能力﹞是我们不应该浪费人生的最重要原因。为了开启证悟之道,我们要..

地藏菩萨如虚空的宝藏,含藏无量的妙法。一念纯善的种子种下去,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从前在日本的乡下里住着一对和蔼可亲的老夫妇。虽然他们努力的工作,却依然很穷,几..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来观察这世间的一切法。“自在”即是“自由”,我们说他..

心经讲记连载16——三、解释正文(3)丁二、(广说般若之本体)可分为三:一、了知基般若;二、了知道般若;三、了知果般若。戊一、(了知基般若)可分为二;一、宣说五蕴空性;二、..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