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云念佛仪轨,须分同众、独修两种。若同众修,当依日诵中念佛起止仪,庶可通途无碍,彼此攸宜。至于独修,虽可随人自立,然其念诵次第不可错乱。所云放下身心,闭目凝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
《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么?经过你的想,经过你的思惟,经过你的理解,把一切诸法都看破了,生灭无常,无人、无我、无众生相..
问:下面一个问题,他说没有落实《弟子规》的人,遇急难恐怖,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是否能得到菩萨慈悲救拔?答:这个问题我们从人情上来观察,你就明白。遇到急难恐怖,最重要..
古人有几句话说得很有用: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不行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因为我们前生做了很多有德行的事。阴骘是什么呢?阴..
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什么东西呢?饮食,吃的东西;财物,常住的财物。所以没出家的人在庙上住,一定要给供养的。你没有给供养,譬如住了几天,或者住了一个时期..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言,如木石等所雕塑及纸画者也。今言法者,且约经、律、论等书册而言,或印刷或书写也。今言僧..
很多高僧大德说过,你可以不相信佛法,但你不能不信因果。因果不因为你不信就不存在,但因果一旦与报应相连,一般人或许就不会认同;再与三世结合起来,就很容易被人视为迷..
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迷信”、“太消极”,“太保守”。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
现在讲一讲印光老法师,他是陕西人,受戒之后就到普陀山去闭关,他这个闭关就是一天到晚看藏经。他看藏经是毕恭毕敬。端然正坐。到厕所去,要另外换衣服,另外换鞋子。用过..
我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
佛法的内容非常广泛,释尊说法四十九年,加上很多其他菩萨、大成就者皆有所说所示,故其内容穷人之一生有限时间,相信很少人能完全了解,且佛法甚深微妙难知,要真正了知一个法门..
很多人学佛,什么都没学到,就学会了两个字“随缘”,或者“放下”。工作业绩不好,生活不幸福,就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佛陀真正的教导究竟是什么,是不是人学佛以后,就不..
九十九句跟佛经一样,只一句不一样就能断人法身慧命我们要学佛,怎么个学法?要认真用佛的标准,改正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这叫“学佛”。一定要用佛做标准,不可以用人..
什么样的人是佛?一、说话不急不慢;二、做人不卑不亢;三、吃饭不咸不淡;四、遇事不怒不怨;五、待人不分贵贱;六、得失很少分辨。怎样可以成佛?一、处境能上能下;二、处..
幸福不在遥远的那一方,就在每一个当下。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带来幸福,也唯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幸福。每个人的一生,幸与不幸,都是自己业力所招感;每个人身口意的行为都会遭..
佛家从来也不供什么爷呀、奶的,不供这些东西,这都不是佛教的语言,什么老母啊、什么娘娘啊,什么奶奶的,还有什么爷爷的,咱们从来不供。为什么不供“财神爷”呢?为什么..
信仰佛教的人,可分三等:第一种人,烧香祈愿,求神拜佛,只为消灾免难、富贵平安、万事顺利,但是并不了解,神与佛为何要平白地帮助他们、保佑他们。犹如将神与佛,当成地..
超拔,在佛法中是有的。有的居士非常看重写上多少个名字、放到哪里等等,其实这些有相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乃至不写名字,只要告诉大众僧,大家一念,被超拔的人也一样..
【经典原文】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楞严经》【经文解释】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假设他在七趣里边,得..
“过午不食”是佛教“八关斋戒”中的一项内容。过午不食其实是一项非常科学的养生方法,其中蕴含有非常大的生命科学智慧。有位同学问我‘过午不食’的问题,他说:‘糟糕了..
问:我们每周六在上海学佛放生,但现在违缘比较多,场地越来越受限制,物命也一直被捕捞,媒体也做负面的报导,使参加放生的人备受阻扰。请师父对我们放生群的同修开示,如..
学佛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佛教有信仰的人,从信仰的角度学习佛法;一种是研究学问知识的人,从了解学问知识的角度学习佛法。有信仰的人通过深入学习佛理,可以克服盲目的..
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生意更成功;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工作更顺利;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获得不可思议;人生是一..
放生是救命的行为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拟!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救急,放生就是觉悟,放生就是实践佛法,..
太极元年(712),义净大师七十八岁高龄,身体出现了病症。大众已经在准备他的后事,弟子崇勗为他画了像。七月,唐睿宗禅位于太子玄宗。八月三日,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
人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自我的能量,才能活得充实。一般说,读书有“五到”,试举如下:第一、眼到:眼睛要看,不论文、史、哲,乃至天文、地理等各种书..
虚云大师,俗姓萧,初名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原籍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咸丰八年(1858),师偕同从弟富国礼鼓山涌泉寺常开老人披剃出家,次年随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
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学习“放下”。有信徒问我:“师父,要如何修持呢?”我就回答说:“放下!放下!先放下。将心事统统放下,钱财统统放下,一切都放下,这样念佛才会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