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云法师十小咒唱诵

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小乘的空义,它的重点在灭色取空,也就是说它的空是对立的。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观察,其实小乘的空,严格上来说,它是我空、法有。..

癸三、湿生相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一种东西贪爱,就产生一个和合,和合以后就受生了。他没有经过入胎的。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煖成八万四千..

既知如上所说义理,必须依此谛信。自己见得及者如是信,即自己见不及者,亦必也如是信。仰信佛言,断断不可以己凡情不测,稍生丝毫疑念。方可谓真信矣。印光法师《与徐福贤..

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熟变成果报,这两个功能一定要记住:一个含藏一个异熟。因地上你有本事造业,它就本事把它收藏起来,多多益善;第二个..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由于发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就把这一念发心的功德回向往生,能得到上品下生的位次,哪怕其他的修行一概都没有做。但发..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又要抓着外在的,今生又要活得快乐,又要开显心性,没有这回事情。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你自己要做出抉择!..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楞严》,开显我们本具的大佛顶的如来藏性,妙真如性。那这个悟,就是要向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去契入、去悟。所以这个大..

在净土法门如何发菩提心?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让我们觉得发菩提心有一个下手之处,而且比较方便。他次第地表述: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修净..

茶道是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而且从文献中看,唐代禅门吃茶之风极其普遍,甚或丛林中吃茶也有一套极详尽的仪规,这从宋代宗赜的《禅..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关?这是属于因果的报应,如果说跟因果无关,那他为什么会受伤呢?你说:唉呀!他去..

问:受了在家菩萨戒,吃没有生命的鸡蛋、没有半月半月诵戒,犯什么罪?天因法师答:以汉传佛法来讲,蛋是不清净的,受了戒,学佛了,怎么还要吃蛋?还执着吃蛋?因为不能随..

问: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净界法师答:其实这个不是一个重点。其实阿弥陀佛是法界身,他能够以各种身相出现,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个我之前看过仁波切..

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没办法跟它对治的。就是说那你先把生命、把心带回家,你回光返照,看看你从什么地方来,看看你生命的原点。..

藏教的思想认为,现象界的这些差别主要是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业有两种:一个是思业,一个是思已业。思业主要是指内心的活动。这个思在唯识学说有三种,思者..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八种,至文当目。问曰: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以其轮转三..

从一种道德文化的层面来看,这个轮回和三世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道德的一块重要基石,也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如果人说没有前生、没有后世、没有轮回这桩事..

这个三福给大家念一下,这段经文非常重要。佛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名言熏习。这个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言说。我们内心依止不同的名字、言说,会产生不同的思想,这个思想的产生,是根据个人的名字言说所产生的差别。这个..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