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之《发愿求生净土,就是发大菩提心》

进入书院修学一年多了,周围人评论我改变了很多:一改原来急躁的性格,说话语气平和了,眼神平静了,做事从容淡定了。何止如此啊!因为走进书院,因为有书院的“四个一”(..

东宝·仲巴活佛,西藏宗教的活佛之一。公元1406年明朝永乐皇帝迎请第五世噶玛巴·德新协巴进南京为太后荐福(注:荐福—为死去的人做法事超度积福),五世东宝·仲巴拉旺多..

爱染明王音译为罗哦罗阇。略称爱染王。密教诸尊中,住于大爱欲与大贪染三昧之明王。此尊为金刚萨埵,或金刚爱、金刚王等菩萨所变现。彼等菩萨为怜愍众生,故酬偿往昔之悲愿..

仁波切出生於东藏康区长江河畔的Gaba,6岁被认证为雪歌寺主要的仁波切-GenLocho的转世,後亦经第九世班禅喇嘛的确认。洛确仁波切出生於东藏康区,六岁被认证为转世仁波切。..

佛歌:《菩提本无树》好听极了愿听者吉祥平安!

这个二乘种不生是出在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在讲极乐世界的三类二十九种庄严。首先是概述极乐世界的十七种依报庄严,依报庄严在十六门里面谈大义门功德:大乘善根..

盛噶仁波切1977年正月,出生于青海囊谦县白热家族。出生之时,漫天飞雪的天边突然出现彩虹异象,也注定了他将拥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非凡人生。他直到16岁那年才被认证为“..

波卡仁波切在铁龙年(1940年10月15日)诞生於西藏阿里地区一游牧人家,四岁时由第十六世噶玛巴认证为喇嘛噶玛‧谢拉‧哦瑟的转世,从而回到前世的住锡地──波卡寺坐床。是..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大乘壁观禅法(下)——禅宗源头“达摩西来意”发微杨笑天《少室六门》本“二入四行”的最后还附了两首偈子,作为对理行二入的总结,《景德传灯录》将其穿插..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大乘壁观禅法(上)——禅宗源头“达摩西来意”发微杨笑天一、菩提达摩“二入四行”“大乘壁观”的内涵及其在佛法中的地位和实践上的意义笔者曾在《法音》20..

净空法师:菩提心总是发不出来的,我有妙招。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大乘禅华方田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色法与心法、外境与内心、能观与所观融为一体,使禅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大乘禅时期大乘..

问: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只管一字一字地去看,不起一念分别心。这样无分别的读经方法是要有古人的文字基础才行吧?因..

在我大约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出了一趟远门,去漳州。当然现在看来算不上远,就两三个小时的车程。那时,父亲还是出公差,去为生产队买一头耕牛。回来后父亲告诉我们一个出..

文│善更图│蒋红林7月1日这天,我们班第一次开展了班级感恩活动。清晨,师兄们按照约定时间到达位于苏州白马涧的白鹤寺。白鹤寺有着小布达拉宫的美称,始建于唐会昌年间,..

印度大乘佛教的契经与律典(下)陈士强2、阿赖耶识系(1)《解深密经》。《解深密经》的初译本名为《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刘宋元嘉十二年(435)至二十年(443)由求那..

印度大乘佛教的契经舆律典(上)陈士强大约在南传佛教所传的斯里兰卡阿卢寺结集,与北传佛教所传的迦湿弥罗结集这两次大的结集之间,即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在案达罗王朝统治下..

印顺法师对大乘起源的思考大乘起源问题的歧异诠释大乘佛教的起源是印度佛教史的一个大问题。究竟大乘佛法是佛陀亲口所说,还是后起的?若是后起的,那么影响大乘佛教产生的..

「不厌生死,不欣涅槃」如何成为大乘共义?一、前言杨惠南教授于今(2004)年4月举行之『「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发表〈不厌生死,不欣涅槃──印顺导师..

大乘初期至中、后期菩萨思想的变迁水野弘元著香光书乡编译组译初期大乘时,行者策励于修行波罗蜜,菩萨思想达到巅峰;中期大乘时,开始对菩萨与佛陀作思辨性、哲学性的探讨..

从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水野弘元著香光书乡编译组译阿毗达磨的研究过程中,信仰实践没落而成为“学问佛教”,为回归佛教本来的立场,于是倡导大乘佛教,其目标是以信仰实践为..

颂菩提道灯论菩提觉道灯,广度诸有情,善显三士道,凡圣皆称颂。六十九颂半,句句菩萨行,佛尊心要语,暗宇去垢风。阐明皈依相,菩提心充盈,明律佛遗教,福智勤相应。方便..

丽群似水的暮春五月,阳光正暖,携一缕浅夏的芬芳走进菩提家园。5月28日,我们班迎来了进班以来第一次庆生会。班级共修结束之后,在慈善义工兰英师兄的精心安排下,为本班..

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原始大乘的存在静谷正雄著依观译从以上检讨古译大乘经典所得的结论是:(1)一般称为初期大乘佛教的,必须分成《小品般若》之前及之后。(2)在《小..

菩提达摩禅法是少林寺禅文化的精髓高振农中国禅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对中国传统文化起着重大影响。随着禅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直到今天..

《摄大乘论》导读高振农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简称《摄论》。印度无着撰。梵文原本已佚。中国先后有三种汉译:即北魏佛陀扇多译,2卷;陈真谛译,3卷;唐玄奘译,3..

大乘涅槃思想之展开张曼涛p.187提要:佛教的涅槃思想,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有一个很大的距离。本文即卽旨在指出大乘佛教中的中观学派与唯识学派两者的涅槃思想真义,以及..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