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公案,也是在佛住世时,有一位老人,他很穷。他看释迦牟尼佛天天带着一千二百个弟子,出去托钵乞食,不沾世务,很清净自在的,于是他也想出家。他去给孤独园要求出家,..

许多对佛陀的教法不甚了解的人,认为佛教是病态的,他们认为佛教徒否定快乐,只想到痛苦。他们设想佛教徒排斥美丽及身体的享受,因为这些是诱惑;佛教徒应该是纯净而节制的..

对于每一个众生来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活着的时候,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和尊重;临终的时候,也希望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和人格的尊重。能在更多的爱里活着甚至死去,应该..

在座佛学院的道友,很多人都出家了,出家后应该不会吸烟,讲这个可能没有多大必要,不过以前在个别地方,藏传佛教中有些人自称“密咒士”,汉传佛教中内蒙古等地,也有极少..

我们有限的逻辑悉达多认为教法不易,是千真万确的。在这个被贪婪、骄傲和物质主义所驱动的世界里,即使只是教导爱、慈悲、利他等基本原则都非常困难了,更不用说空性的究竟..

在拥有名利后,一定要懂得分享。特别是要用自己的“名”多做一些有利于大众的事,尽量让“名”产生更多效应。同样的事情,一个有名的人做和一个没名的人做,结果大不一样。..

经常有些人,于财布施之后,喜欢炫耀:“我最近做了很大的布施,捐给穷人多少钱,捐给寺庙多少钱......”甚至把供养也当成一种施舍,因而心生傲慢和炫耀,这样所做的上供与..

催醒轮回的铃声普巴扎西仁波切开示一个儿子修法非常精进,他特别希望自己的母亲也能认识到轮回的痛苦而趋入修行,想了各种方法劝请母亲,但是母亲总是借口每天忙于生活的琐..

一切是空悉达多证悟后不久,他的话语,我们所称的“法”(dharma),开始深入印度各阶层的生活。它超越了种姓制度,吸引了大众,不分贫富。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原是一位..

我们有时候昂首看天,从小一直会有个迷思,天际到底有多宽敞?它有终点吗?有终际吗?在它的外围还有涵盖些什么呢?这个世界上是否只有这个空间呢?小时候心里面经常对所处..

有很多的人和我聊过,问道:「上师,我想做这样的事情,我想做那样的事情,我觉得我一定要这样子做,要不然我睡不好觉……。」在这么长久的时间里,因为因缘的关系,很幸运..

天主教的教宗,曾经在他所写的书里面,有讲到一段话,引发了我的一些联想:「天主早就生活在我们的城镇当中,不只是这样子,同时祂也早已存在所有人当中,天主连结了所有的..

有的人问:“佛教讲‘依法不依人’,为何还要找个上师呢?”不少汉地的法师也有这样的疑问。每个佛子,都需要上师,就如同佛陀时代的罗汉们、菩萨们,他们的上师就是佛陀。..

有些人问:“佛菩萨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吗?那为什么还要上供?”这里的“上供”,不仅仅指你供养了具体数量和金额的实物,不仅指你供养了饼干,他供养了水果,那个美女供养了..

中国历代皇帝几乎都笃信佛教,例如梁武帝萧衍便是一例,其中尤其和达摩的一段对答和因缘最为后人熟悉。达摩初达南海,梁武帝便请人迎请到皇宫,梁武帝噼头第一件事便问达摩..

现在社会风气里,很多人喜欢仇富、仇官,甚至不少人天天在埋怨社会、政府和国家,这是一种不良的心态。尤其体现在网络上,只要媒体说抓了某某官员,某个富人又出了事情,下..

问题1:我不知道如何用佛法的心态来处理自己的爱情。在我的感情经历中,我常常自觉伤心,并为不能遇到合适的人而感到难过。有时我希望看得的淡些,于是变得十分被动,一直..

在世界的历史上,中国有很多特殊的经历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全世界绝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周朝如此的久治长安,经历了八百二十五年的太平盛世,中国统治世界版..

人基本上是坚强同时也伴随着脆弱,但脆弱中却又有坚强的潜力。主要是对自己要有正面良善的牵引方向,就如同你保护家中传承已久的一幅名画,当你要展示的时候,你会用最柔和..

我曾经参考过一位印度圣哲他看过《吠陀经》的内文后所写的心得,平时我很尊重也尽量去阅读各个宗教的教义,目的是希望能够帮助对于佛陀的教法有更深远的启发作用。固然印度..

藏族有句俗语,“天底下有两种东西,不能让它舒适地闲着,需要反复适度地折磨,那就是房子和人体。”不管多好的房子,如果没人住,很快会“烂”掉。人体也是这样,你不用它..

最近有弟子曾经这样子问过我:「上师,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烦恼之中,上师认为所有的烦恼,哪一种是最严重的?」每一个人从无法记忆和言说的灵魂过程中,..

我们人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和情绪捆绑在一起。但是很矛盾的是,经常被情绪左右的人,通常在那个同时,他的理性也会被抛入到自我的悬崖里边,而无法跳脱出来。只要是..

菩提书院济群法师在上海开示“心灵创造幸福”济群法师现场开示讲座现场佛教在线上海讯2015年1月17日,菩提书院导师济群法师受邀请在上海开讲“心灵创造幸福”的主题讲座。..

最近有接触到一些不是佛教中人,他们曾经跟我聊到,一定要学佛才知道如何做善事吗?我回答说:「当然不一定,人的心地善不善良,平生喜作好事或为非作歹,我认为和天性有关..

但是如果我们的心不够平静、心不够清净,刚开始做事情大家很愉快,但结果给自他带来很大的伤害和痛苦,这是什么问题?就是我们觉察力不够,这个时候人的思想非常大的一些漏..

诸佛菩萨、贤圣僧,皆有无上的大智光明,无漏无尽的智慧。人有漏,因为有‘无明’;佛菩萨无漏,因为‘无无明’。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也就是糊涂,不明是非,不辨黑白。最..

今天跟大家简单的一个开示,在开示里面我们讲如何学习佛法。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从如何依止善知识作为开始。在学习佛法当中,刚开始我们主要就是皈依,皈依是修行人、佛教..

面对法道上的诸多规则,例如持咒的时候不能放屁,上厕所的时候不能念经,我们要怎么同时保持开放性,像您说的获取更为宽广的向度?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将规则当成是方法..

正向的人格发展,或健康的去帮助一个人从小塑造的金字塔生命导向,我认为父母的影响是非常巨大而深远的。像库兹威尔从小随着父母逃避纳粹的杀害,一路逃亡,所以他很清楚如..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