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历史:佛教从公元1世纪前后由古印度传入中国,至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又分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三大支派。汉语系佛教在汉..
佛教讲究因和果,常提到的词也是因果报应这个词。因果,比喻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也指原因和结果,意为会有什么结果就会有什么原因。在佛教中是怎么解释因果的呢?由佛教的..
佛教自创建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达,总的说来,佛教在印度的展开首要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初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宗佛教时期。佛教自创..
佛教般若的中心思想和发展的历程般若的中心思维,能够概括为“假有性空”。但支撑这个中心思维的理论基础,首要仍是“缘起”。但是,经中提到缘起时,总是这样说:“此有故..
编者按:明学长老,当代高僧,1923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48年落发,同年在宝华山受戒。1980年升任灵岩山寺方丈,并于同年兴办我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明学长老继承印光大师遗..
禅学的发展禅学渊源于印度,盛兴在中国。禅学可概分为两类:广义的禅学是指西元前五世纪佛陀创立佛教开始,发展至八世纪的大、小乘印度禅,即所谓的禅那之禅;狭义的禅学则..
佛教花道的发展历程和灵性体现只用一莳花材,意味一心一志、心不要乱,意喻着心的境界需求坚持宁静,才干看得远、想得深。从花艺提高花道,插花衍生的禅意,影响夫妻间相处..
茶道文化的发展历史和佛教的渊源关系茶与佛很早就结下姻缘,据《庐山志》记载,在东汉时,庐山僧侣劈岩削谷,取诸崖壁间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南北朝时南边寺院喝茶已很遍及..
我国香道是一个陈旧而又全新的理念。它源自岐黄故乡的医文明,所以甘肃东部的庆阳是我国香道的发源地。我国的香文明博学多才,将此升华为一种完整的文明体系,寻找出一种凭..
我国传统插花萌发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前史了,它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史学价值。我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学多才,与西方插花相比,我国传统..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大月氏,在大夏见筇竹杖及蜀布,经详细询问,知道有一条商路经身毒(印度)通往云南和四川。张骞被囚11年之后回到汉朝,向汉武帝禀..
贡茶起源于西周,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晋《华阳国志之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蜀作战有功,册封为诸侯,作为封候国向周王朝纳贡的有土植五谷茶,但这仅..
唐代前期,茶业还没有多大发展,茶利也不显著,所以官府对茶也没有课税和形成什么固定的政策。中唐以后,随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空前发展,不但在茶叶文化或饮茶习俗上有不少发..
当您面对精湛的日本茶道啧啧称奇的时候,可曾想到茶道的老祖宗并不在东瀛之邦,而是在中国?可是为什么中国人的饮茶之道和日本茶道相差如此之大呢?回溯中国茶道的源流,答案..
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久远。从现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战国时,中国对香料植物已经有了广泛的利用。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
中国香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体系、人生价值观下的产物,数千年来始终是沿着香气养性的基本理念展开的。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基本是取之于西域及东南亚地区香药以为用。隋..
香文化在古代史上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部分,但事实上它已成为一道蔚为大观的文化风景。从香的种类上来说,世界上的有香物质约有40万种之多,分为植物类与动物类,根据原料..
中国香道历经了千年风雨,留给民族与历史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然而,时至今日,已很少见到遵循古法的传统香。现代人大都将焚香、敬香当作一种形式,只是烧香、看香,而..
香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漫长发展进程中,围绕不同香气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对香的不同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香的制作工艺、器具、配伍与使用规范乃至对从事者的服饰礼仪等诸..
佛教入闽在三国的吴晋之际,至梁代呈迅速发展之势。表现在:信徒或舍宅为寺,或兴寺建塔;女性出家人及尼庵也相继出现。五代,王潮、王审知兄弟统治福建45年,大建寺塔,大..
佛教自创立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播,总的说来,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宗佛教时期。佛教自创..
佛教学第四章佛教向世界各国的传播与发展在印度佛教史上,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约前269~前236)是一位有相当影响的划时代人物。他继承父祖的王业,并进一步扩张势力,南灭羯陵..
佛教学第六章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在第四章中已简略地介绍了佛教在中国汉地流传的情况,介绍了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布朗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及我国藏蒙族地区..
佛教学第三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以后,佛教在印度有长达150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大阶段。第一节部派佛教在释迦牟尼逝世约百年之后,佛教僧..
集合教学政三界学术力量,卓有成效地发展佛学研究宋立道接到《觉群》编辑部通知,说打算以“借各方合力,共同推进佛学研究”为近期发刊主题。提出约稿一篇,要求于五月中旬..
玄奘对因明学的发展韩廷杰玄奘(600—664年)曾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翻译了《因明入正理论》1卷,又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翻译了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1卷,把印..
关于新世纪中国佛教发展的几点思考华方田今天,我们已经踏人了21世纪的门槛,经历了两千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佛教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怎样适应急剧变..
广西马山灵阳寺2010年农历二月念佛七法会(初七下午)精神空间和物质发展(仁焕法师开示)物质的发展,没有空间,发展不了。所以我们要给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间。如果自己没有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