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从外面来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内心显现出来,让你自己受用,这叫自变自缘。唯识学说:你自己变现一个相状,你自己去受用攀缘。外..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切如常,何必念佛老惦记着死亡,应该是身体不好,遇到困难时,才要好好念佛。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正是人生最美的..
问:请问师父,何为我执?大安法师答:这个我执是与生俱来的,有时候叫俱生我执。通常讲的八识,包括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在..
感应道交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
当我们确信持续而不间断的禅修,可以让我们从生命本质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但这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为我们会退失信心,可能会有一天,我们在禅修中想,这样行不行呢?或..
修行的阶段不同,则修证的程度、重点也会不同。比如:有的人诵经、有的持戒、有的念佛啊等等。我在五台山静修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对佛法很是虔诚的,说话合掌,走路还得正..
一个菩萨,你要跟三宝结下一个很好的因缘,这个非常重要。即便你来生福报很大,但是你出生在一个没有三宝的地方就完了。即便你善根很强,但是缺乏外缘,你看不到出家人,你..
唯识实在是太深,这个名相也很繁琐,但是唯识它是开启《大藏经》一个最重要的课程,唯识不懂的人,你讲他说法有说得多了不起,那是不可能。有句话说:通宗不通教,开口野人..
种子是【能生(因)】,现行就是所生的果,但是在起现行的时候,现行就是七转识在作用,七转识在作用,你这个现行不是分别就是执著,要不然就是五根攀缘五尘,这个现行又变..
刚开始观心时,我们要在佛堂里把心静下来,你不能在开车的时候,或者跟人家讲话的时候,不可以这样。你一开始观心的时候就要先息诸缘务,因为这个是你太生疏的境界。我们一..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受了菩萨戒,他当然也会犯过失嘛!但是他是怎么样呢?虽作恶业,速疾能悔。所以一个人,如果你..
为什么有些人的十八界是快乐的?你看他经常保持欢乐。为什么有些人经常愁眉苦脸?这当中的因缘,就是有这个有支的种子。有些人在过去的生命当中喜欢修习善业,所以他今生所..
什么叫无量层次关系呢?比如说,这是一个zero,这是三度空间的zero,这是一个zero,这一点,这画一个线,X轴,这个Y轴,这个Z轴,这个都是成为三度空间的一个对角形。在任..
假如上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通过他的殊胜加持,再加上自己的前世因缘,可能会产生一些奇迹。但一般来讲,最保险的方法,还是按照佛法的次第,在自己没有死之前,该修..
【我慢】这种那就更多了,你讲得很有道理,他就不服你,他不能讲几句漏气你的话就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隐隐约约里面就是怎么样讲就是他对,他永远对,这个慢就是不屈服人家..
阿赖耶识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统统去过,哪一个人都当过牛,谁都下过地狱,我们因为生生世世都有死亡,所以我们对死亡恐惧,死亡这不好玩的游戏,环绕在生命的不幸就是死..
我们一个人不悟到佛法,临命终那一种执实在是没有办法,谁都没有办法,那一种对儿子、对先生的那一种执著我们知道临命终那一种挣扎,那一种痛苦,那一种看不破,那一种放不..
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这个生灭心或者讲妄想,这个地方讲颠倒想,这都是烦恼的根本。我们解释一下。颠倒想我们也叫作妄想。《楞严经》的观..
娑婆世界的快乐,理论上是得不偿失的。虽然得不偿失,为什么我们一般人死了以后还是愿意来投胎呢?因为你活在你心中的妄想里。我们很容易被心中的妄想所误导,就好像佛陀说..
问:我们以真实的信心念这句名号,就往生到一个好地方。这在佛教就是出六道轮回的西方极乐世界,在其他有些宗教就是六道轮回的天道。可是这一信心和这一名号对愚夫愚妇来说..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质量。我们会很容易地把佛号创造出来,因为佛号只要经过念诵听,自己创造声音,你自己再听回去,自念自听,这个佛号就..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求忏,优波离为依律定罪,疑心不释,净名言:汝毋以常法扰乱其心,重增此二比丘罪。永嘉拟之萤光,谓不能开其迷暗,而..
我告诉大家我学楞严到了现在,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心想事成。“无复怨怼斗争之声”,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再也没有怨怼了,再也没有斗争了,即使有怨怼,但是我们的心态已经改..
印光大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没有魔来。魔有内魔,有外魔;外魔易退,内魔难降。如不能降,必要着魔;不但修功走失,亦且危险甚虞。若论降..
问:一个朋友每天诵三遍《无量寿经》,不念佛号,这样修行也属于念佛法门吗?宏海法师答:这个同修也算是剑走偏锋,但这个问题确实也提得很好。实际上,净土法门它需要开合..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先了解什么是真妄。首先我们看左边这个叫作生灭心。我们的生灭心是从八识产生的。八识叫作异熟、思量、了境。异熟就是..
问:请法师开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何要把心与佛、众生两者并列?宏海法师答: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从教义上来讲,表达的是一个最究竟圆满的法性之理。之所以能够把心、..
其实我们这一念心去忆念什么东西,比方说你忆念佛菩萨跟忆念五欲的境界,效果是不一样的,它的确会产生作用。你看我们念佛,我们念佛是一种本尊相应法。我们这一念心能念的..
十五、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即以懈怠及贪瞋痴四法为体。放逸跟前面的懈怠有关系,不过它比懈怠又更严重;因为懈怠是对..
说到中国人学佛法、读佛经,首先要感谢的一个人就是“鸠摩罗什”法师。因为我们所熟读的佛学经典大都是他参与翻译的,而他的一生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我们晓得鸠摩罗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