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什么佛教徒都需持守戒律,其利益何在?索达吉堪布答: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必须要有一个戒律的所依。戒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住..

清朝初年有一位记得前世经历,深受顺治、康熙皇帝赏识的大官,他名叫李烨,字景焱,号坦园,直隶高阳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问:为什么佛教徒都需持守戒律,其利益何在?索达吉堪布: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必须要有一个戒律的所依。戒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住,..

【编者按】本文为2015年12月27日,寂静法师受邀参加河南洛阳爱与喜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举办的【财富人生】活动精彩授课内容节选。有一位老板想为自己买一辆劳斯莱斯,员工会..

问:我知道吃素可以防三高等,对身体很好,但它对心性的提升是否也有好处?索达吉堪布答:吃素对身体健康确实有利。不了解的人以为,吃素是佛教或某种宗教的特殊行为,其实..

【编者按】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空瓶子第三届【看见幸福】国际灵性论坛精彩授课内容节选。去南山寺有个好处,不仅可以帮我们消除灾难,还可以让我们获得幸福。为什么?因..

【佛经介绍】《佛说处处经》,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翻译的一部经典,里面叙述多种事项,蕅益法师认为:“似律中杂杂因缘。”体裁类似于《佛说四十二..

想得到利益,拼命的追求利益;怕受到伤害,处处逃避伤害——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沿着这样的方向走,即使暂时求得美好,最终也不免通往轮回更深处。作为学佛修行人,我们..

过去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时,有五百位大比丘随佛一同住止,精进办道,修习用功,须菩提尊者也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侧的庐独自禅修。当时须菩提尊者因为色身四大不调,举身沉重不..

2015年12月9日上午七点,许昌白兔寺延极法师、演照法师、传德法师、源可法师,率领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善信,归山朝拜禅宗祖庭少林寺,并朝拜达摩洞,受到少林寺方丈释永..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精勤无怠,故有下列十种利益:(一)他不折伏,指不为一切邪论妄计所折伏。(二)得佛所摄,指为诸佛所摄受而不舍弃。..

一只雪蛙以血肉布施八万蚂蚁,证得无上菩提。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到鹿野苑,在鹿野苑森林中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在苦行,他们看见世尊远远地向他们走来,就共同商定:“沙门..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门弟子们诵经打坐念佛起初并没有固定的早晚课诵本。自晋朝至唐宋,虽有早晚课诵,但不统一,汉传佛教各宗派各门派之间并不一..

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颂说: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彼,唯为说法令解脱。佛陀出世是帮助我们众生修行,我们现在有很多罪业,佛陀不能够用他的清净的甘..

【提示】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空瓶子【喜悦存在】英国企业家游学期间的精彩授课内容节选。生命有一个特性,就是向往美好。比如植物都是向着阳光,向着更广阔的空间去生长..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诸位受了菩萨戒也知道,你失掉了菩提心,你所有的断恶、修善、度众生,只是一个人天的善法;没有菩提..

虽然每个人都具备佛性,却因为客尘污染,不得明心见性。什么叫客尘污染呢?就像天空本来很晴朗,太阳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但因为云、雾、霾、尘的作用,往往会将太阳遮住,让..

问:发菩提心者该应如何克制自私自利的欲念?索达吉堪布: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身口意三门所作一切都应是对众生有益的事业。作为凡夫,无始以来恶业串习,损人利己、自..

观世音菩萨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观音信仰不仅贯穿整个中国佛教历史,更是形成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观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难灾厄的时候,许多人会第一个想到救苦救难的..

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道次第》总结为九点。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识,能使我们迅速接近佛果。因为一切修行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完成,故《阿含..

发了“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之心,怎样去圆满,去落实?莲池大师在西方发愿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这句话告诉我们,为自己与..

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发之心,发成佛度众生的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这就是菩提心。具体体现在菩萨的四弘誓愿。通途的菩提心是上..

我们不伤害众生,自己就不容易被众生伤害。你不想受苦,就要了解苦的源头是不善业,必须把不善之业全部断掉,如果你希望获得真正的快乐,就要学会无私付出。比如当父母的,..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各有职业,不易参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为契理契机。老实头颛蒙念佛,念到业尽情空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如..

问:初发心的大乘行人该如何利益众生,做到哪种程度才算没有舍弃初心?索达吉堪布:利益众生有直接与间接的方式。发心并受菩萨戒后,并不是要求你立即去像大菩萨那样直接广..

世间一切苦空无常,尘垢纷扰,众苦充满。佛在《心地观经》里说:“一一欲乐各能引起八万四千微细烦恼,迷惑愚夫令堕地狱、饿鬼、畜生及余难处,受大苦恼。”这就是世间越追..

问:“烦恼即菩提”,学密宗是否无需断除烦恼,只需认识其本性就可以了?索达吉堪布:从究竟而言:“烦恼即菩提”、“烦恼无自性”等,在显宗里也有如是对烦恼的定义,但若..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若能忏悔业障,身心清净,行诸善行,不为了吃肉或瞋心乃至无故杀生害命;不损人利己..

菩提心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的精髓,谁只要具备了菩提心,一切都圆满具足;如果缺少了菩提心,所有的修法都将失去真实义。我们忏悔一切的罪业,累积一切的资粮,持无数心咒,..

菩萨,乃成佛之因。我们想要成佛,必须从菩萨做起。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受了菩萨戒,就已获得菩萨身份,至少也是走在菩提路上的行者了。但扪心自问:我们可曾发起菩提心?..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