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法师您好,我是被家人拖到群里来学《文钞》的。我知道念佛要有出离之心,可是我的确生不起真实的出离之心,对于轮回和因果的道理也生不起兴趣。我是不是要等待因缘到了..
我们看甲二的忏悔方法。前面讲到忏悔的善根,这个是灭罪的正因。这以下是灭罪的助缘方法。这个忏悔方法有三段。初、思惟业果。二、生起忏心。三、正修忏法。首先要先思惟业..
有一位夫人,与丈夫时常意见不合,为此闷闷不乐而造成心病。因此性情变得更加古怪且不讲道理,夫妻间相处愈来愈不和谐。有一次,正巧有一位具有德行的比丘尼来到此地,夫人..
临济义玄在黄檗会中,道业纯一,深得睦州陈尊宿赏识。陈尊宿问义玄:在黄檗道场,多少时了?义玄云:三年。陈尊宿云:你去向黄檗老和尚问法。义玄云:不知问什么?陈尊宿云..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问:“贤者阿难过去生是修持何种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胜果报,能将佛陀所宣说的微妙教法,全部忆持不忘,一字也不漏..
久远劫以前,释迦佛陀是一位财富充足且明达经论教法的梵志。他喜好布施,护爱他众如护己身。国人敬其威德才学,皆尊他为师,随持梵行之弟子多达五百人次,且都具有儒士的美..
我在《大悲咒功德与妙用》上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居士,她爹死了,就到寺院给她爹做了个超度,过了几天,她遇到一个大德:大师,你给我看看,俺爹上哪去了?大师闭了一会儿眼..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见过爷爷,据奶奶说,爷爷生前从事传统手工印刷、刻版工作,为寺庙印一些佛教经典、善书等。他五十多岁时,患肺病咳血,..
很久以前,古印度有一对以歌舞伎乐谋生的夫妇,育有一女,名青莲华。青莲华不仅相貌庄严,世所稀有,黠慧聪明,令人折服;并且才华出众,具足当时妇女所应具备的六十四种才..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佛陀的五百位释迦族弟子中,有两位比丘同名为须菩提:一位是大长者之子,另一位则是出身于皇族、在佛弟子中誉为着好衣第一的天须菩提比丘。由于天须菩提比丘在过去五百世中..
(1)从前,有一位巨富长者没有儿女,就聘娶了一个贫寒人家的女子做小妾。长者宠爱小妾,不久怀孕,为长者生下一个男孩。长者的大夫人心生嫉妒,乘小妾不在时,用一铁针刺..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复受女人之身。设受其身则为女宝尊胜第一。然诸女人有五种德。此女所得出过诸女。何等为五。一者生孕..
如何才能发起菩提心呢?菩提心之根本为利他。但这个“他”,并非我们心目中特定的“他”,亦非我们喜爱的亲人朋友,而是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绝非易事。若是关起门来,..
有些人想通过风水先生找风水宝地,其实你找到了,也没有用。你命中没有大福报,你占了风水宝地,也占不了多久。为什么天下名山僧道多,风水好的地方,都被僧道占用。因为修..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岸土洞之中,日间前往礼拜数次。来果禅师的记忆力极好,..
我们知道,佛的一颦一笑,都有其各自的因缘,那能令诸佛微笑的因缘又有哪些呢?在《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中曾经提及:诸佛微笑有三种因缘:第一种因缘是,佛见到有菩萨..
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的「业障」。这个重大业障有二个解释:第一个他本身福报不够,承当不起,你没有那个福报,菩萨施给你也没..
龙华树,又称那伽树、龙华菩提树,是弥勒菩萨成道时之菩提树。龙华树的树干高大,类似铁刀木,平滑而直立;叶呈长椭圆形,厚且光滑,前端尖而下垂;花瓣有四瓣,呈纯白色,..
1.愿力对婚姻的影响很多人对于愿力在婚姻方面造成的影响,没有足够的估计。比如,年轻时你看见人家丁克族很潇洒,你就发愿说,我将来不结婚也独身;或者不黯世事的时候,由..
原文: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仗、杂物,然后乃入。舍刀仗者,去瞋恚众僧心也;舍杂物者,去众僧乞求之心。具除两过,乃可入寺。顺..
春节假期期间,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的老虎咬人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动物园所在地,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通过官方微博称,确认在老虎伤人事件中死亡的男子姓张,当天下..
因缘所生法其实就是有为法,非因缘所生法就是无为法。有为,就是我们刻意去造作的,那肯定就有因有缘也会有果。那无为法是不需要造作,它自然而然就会来临。打个比喻讲:我..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法持戒,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就有相续,今生闻到佛法、听到佛号他会感到很亲切,会马上产生相应,这就是..
一切佛法的基本原理——“缘起性空”,或者叫“性空缘起”,也可以说“缘起”和“性起”,。这个就是佛法的一切义理总纲,也可以说是宗旨;或者说佛的法身,也是我们的法身..
马祖道一是四川人,他从四川来到南岳衡山,搭了一个小茅棚,一天到晚就在那里打坐。南岳怀让祖师看到他,知道他是一个法器,堪受处死,根机极好,就有意要来启示他。有一天..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而超异,自幼即对大乘空宗诸解脱法门非常感兴趣,宛如宿习。道信禅师七岁出家。其剃度师戒行不清净,道信禅师曾多次劝..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不同,大致上我们有二种的差别:一种是以出离心为根本的小乘止观,第二种是以菩提心为根本的大乘止观。小乘的止观,因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