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障是什么意思


sān zhàng 烦恼障,业障,报障。皮烦恼障即三界中思惑也。谓贪嗔痴等烦恼。对外六尘而起。如皮在身外。故名皮烦恼障。

简介

【三障】 [出华严孔目] 一皮烦恼障即三界中思惑也。谓贪嗔痴等烦恼。对外六尘而起。如皮在身外。故名皮烦恼障。(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思惑者。于一切法起贪爱心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二肉烦恼障即三界中见惑也。谓断常有无等见。皆属内心分别。如肉在皮内。故名肉烦恼障。三心烦恼障即根本无明惑也。谓此无明之惑。由迷真心。逐妄而起。故名心烦恼障。

【三障】 [出涅盘经] 障。蔽也。谓诸众生被惑业障蔽。不见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也。一烦恼障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贪欲嗔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烦恼障。二业障业即业行。谓由贪嗔痴。起身口意。造作五无间重恶之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五无间业者。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也。)三报障报即果报。谓由烦恼惑业。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报障。

内容

【三障】三障是烦恼障、所知障、业障。如果把业障用性障来取代,就会漏掉了业障一法的障碍,而性障又正是烦恼障所摄的内容,所以二障之外的另一障应该是业障才合正理。烦恼障又称为见思惑,所知障又称为无明惑,事障即是性障。分述如下:

烦恼障

烦恼障就是障碍学人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二种惑不能断尽,就由这二惑的障碍,使得学人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这就是烦恼障。

所知障

是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而无法成就佛道,这就是所知障;说的是对于法界实相的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佛道上的障碍,故名所知障。

业障

则是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学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学佛时处处产生了障碍,这就是业障。

性障是指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是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这五盖原则上不与所知障相应,因为所知障是属于迷理无明,而性障五盖属于迷事无明,是烦恼障所摄的,所以三障应该说是理障、事障、业障,不宜把业障用性障来取代。

1.冤亲债主包括那些呢?答:冤亲债主,是指我们过去多生累劫以前直到今生,作了某些坏事情,所亏欠、对不起的众生,现在在向我们找麻烦的,都属于冤亲债主。2.法师说要成立..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们造下的恶业,身语意的恶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这就是业障。而如何消业障,放生,义工,诵经,甚至生病也可以当..

佛教的智慧和慈悲,我们需要时时串习和熏习,不是这个道理听过一遍就好了,听过一遍没用的,要天天串习、天天修行、天天觉照,天天想着去利益众生,这样才能起作用。我们不..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古人常说,千念万念,为的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因为我们必须在临命终的时候保持正念的状..

我去禅宗的道场,经常听里面的禅和子说要“打死烦恼”,这如果放到教下,则多半会说“对治烦恼”、“降伏烦恼”、“断除烦恼”之类的。禅门语录中与“打死烦恼”类似的话,..

有人作如此说,大修行者能代替有缘的众生受报。比如有人说,虚云老和尚遭受云门事件,拷问毒打,遍体鳞伤,几乎致死,是代全大陆的中国人受难。又有说某某大喇嘛或转世者因害某种..

禅是什么?从烦恼与菩提关系的角度看,禅是烦恼与菩提不二,或者说,即烦恼而菩提,不离烦恼而得菩提。这也是慧能禅学不二法门思想的体现。众生心中充满烦恼,贪嗔痴是三大..

佛法中有许多科学还无法解释的部分。比如消灾的,你在庙里的药师佛前写个名字,为什么能消灾?可见生命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有一些人,他心情很烦躁,痛苦,感觉一股怨气在..

有些人读经是因为相信多念诵经典,可以帮助自己消灾解厄,念得愈多,业障就消得愈多。消除业障其实“消业”的意思,是从此以后自己不再造新业,“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所谓的“业”就是造作,造作就是业,因此造作的范围就非常广大了。我们身体一举一动,身在造作叫身业;我们嘴巴一天到晚爱说话,这个说话是口业;心里面还有妄想,要有念头..

人很多时候,会受到业障牵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说,有些明星,喜欢整容,把下巴整的尖尖的。大家都觉得这是美的。按照药师法门讲,下巴是晚年的粮仓,这样子晚年就不..

华严经说:“一切诸佛刹,平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业力实在不可思议,要相信佛法,相信因果,很困难。如果你没有福德因缘,你根本就不会相信。甚至业障一现..

菩提(梵语bodhi),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涅槃(梵语nirvana),意译作灭、寂灭、无生、不生不灭之义。修行不与中道法门相应,始终不得菩提,皆是门外汉,与佛道无..

有福报就快乐,没福报就算呆在皇宫里也整天忧愁苦恼,就像堕在地狱里。没福报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智慧慈悲人品财富美貌气度乃至所有一切都是福报的体现。我知道发脾气不..

编者按:在印度传统社会中,双手合十用来祈祷、祝福,或者表示感谢。合十也是佛教常见礼节之一,僧侣之间常用双手合十问候对方,而信众看到佛菩萨像时,也都双手合十表示尊..

学佛的同修们,我看每人的心念里面都希望消业障,都希望消灾。你们的业障,你们的灾难消了没有?要想消业障,先要知道什么叫做业障?连业障是什么都不晓得,你还能把它消掉..

佛教指妨碍修行的罪恶,业是造作,佛在经上把它区分为三种,身、语、意叫三业。我们身体的动作是身业,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肢体动作是业,我们肢体不动作的时候,还在造业,..

我们为什么会不自在呢?内心有绳索,不止一根,好几根,越不自在,捆绑的绳子越多,有八根绳子,给大家数一数,自己看一下有没有,叫八缠,无惭、无愧、嫉妒、悭吝、恶作、..

不要认为你念了两天佛就烦恼了,我怎么还发火,如果念三天佛就不发火的话,我们世界是和平的没有战争,就没有争斗没有贪,七地末后的菩萨都有粗的烦恼习气。八、九、十,三..

那莫革热玛则西日嘉那萨埵雅!佛陀一切妙种智,现文字相而恩赐,利乐众生诸吉祥,敬持所有明咒王。一嗡啊吽这是三时一切如来的真实身语意,堪为三世佛陀所说的一切咒语之王..

净除罪障百咒功德,是藏地众所周知的大成就者全知麦彭仁波切慈悯浊世罪业深重的众生,而从如海的经续中摘录出来的,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摩尼宝,这一点通过阅读此功..

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一位菩萨深惧自己业障深重,曾经毁谤佛法,因为谤法罪过一定要堕阿鼻地狱,即使如来出世也不通忏悔。幸好遇到一位善知识,告诉他念佛可消极重恶业,使他..

我们每天念《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好像同自己没有关系,总是不断地求佛:“你帮帮我吧……”,而自己就是不想去改变自己。佛陀真正帮助我们的,恰恰..

断除四烦恼慧律法师讲述一、四烦恼二、建立正确心态三、结语一、四烦恼1、我见学佛之前,先学修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对的,然后执著自己所看到的,排斥..

有同修说,师父,没什么事,干吗要那么开心?说得很有理。那奇怪了,没什么事儿,我们平常干吗那么愁眉苦脸呢?平常为什么会那么烦恼呢?你看,习惯。诸佛菩萨习惯性地法喜..

我们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时心要在道上,要防心离过,所以金山活佛说,修行就是去除我们的病,病的根就是贪嗔痴,贪嗔痴需要慈悲喜舍来对治。昨天一位居士说:“道理..

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如果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那么,我们内心里面的业障就不存在。最大的业障是内在里面的习气。加持是一种增上缘,最重要的是根本的亲因缘,就是自..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记载了常不轻菩萨的故事。他是一位始终不轻视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萨。每逢见到出家或在家修行之人,不管其行为如何,..

问: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往内归就是不生灭,往外就是攀缘,那这个原理在哪个地方?可不可以简单提一下?因为往内的话,往内那不是跟唯识一样,..

我们人在这世界上的时间,转瞬之间,就消逝了。可是人人放不下,执东著西,觉得世界的一切是真谛,所以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在名利上徘徊,为名利尽做些违背良心的颠倒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