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的心境


绍云老和尚

二〇一三年二月初八禅堂开示

虚老和戒尘法师(坐在一起),戒尘法师把身上的一个跳蚤捏起来放到地下,老和尚马上就骂他:“你这人不慈悲,你把它腿弄断了啊,它在叫,哭得好伤心,你听不到啊?”

戒尘法师讲:“我不知道啊。”

确实有个跳蚤在他身上,他又不好把它捏死,就把捡出来放到地下,这就是慈悲了,但是跳蚤把腿跌断了,在叫在哭。

老和尚(听到跳蚤的哭叫,)骂他不慈悲。

现在,不讲是跳蚤,就身上的什么东西掉下来,除非是声音大得很,要不坐那儿你还知道啊?

凡夫和圣人的心境根本就不一样啊,圣人不但能听到跳蚤的声音,多少里路外的音声,他都能听到。音声没有遮隔,耳有千二百圆通嘛。

所以讲一千,道一万,关键还是要把当下这一念心给看住,一天打几个妄想你自己心里都有数,时间长了,你晚上在梦中,你都不会犯。不然你梦中遇到危险境界还照搞,那个就谈不上修行了。

五几年,我们在山上,老和尚讲:“你们这些娃还讲修行?晚上梦里碰到漂亮小鬼,还不跟她们直转?到那时候就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出家人是个和尚,不能和她们沾,那时候你还能做到主啊?”

把我们骂的头低低的,没人敢问你老人家怎么知道的。

所以讲,形式要不要呢?要,但是不能过分在形式上搞,真是一点形式不要,完全在自性上面用功,那也是了不起的人,了不起啊!

2013年10月22日 三七第二日 (1)

绍云老和尚开示于司空山二祖寺

就拿那个下雨、那个乌鸦,还有那个水都让他。

——“道高龙虎敬,德重鬼神钦”

第三个七又下来两天了,时光过得特别快。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时光好像比前两个七快些。这是因为大家用功各方面都熟悉了。做任何事情由生转熟后,就不感到别扭了。

看话头、用功办道也是一样。大家在堂中一起薰修,感到很亲切、很和谐。我不知道你们对此有没有同感。如果在社会上,一个团体、一个单位里想找这个氛围,找也找不到。

所以讲,除了我们的地理环境在山上外,我们堂中共修的大众,不论在家、出家的都很了不起。你们不觉察,在这两三个七当中,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如何看话头、如何修行上琢磨,把各人身、口、意三业中不好的部分,也就是恶业转变为十善了。

我时时观察,有些人遇到那些境界是恶现象,但由于是在打七、在用功办道,他自己心中觉察到后就转化过来了。因此,这是一个消业障、增福报、修行了生死的大好时期。

虽然,各人所在的环境不同,就我个人来说,再增打三个七也完全可以,没有什么放不下,世界也不会坏,家庭也不会搬走。可是,还是有些人身在这里,心想着家里种种事情。

今天,有两个人问我:你那时候在虚老那里出家,虚老他老人家生活到底什么样?能不能和我们讲一讲?

虚老身高超过两米,两只手垂下去,超过膝盖两寸。他110多岁时,走路腰板笔直。两眼平常不乱望,坐下来时,眼闭七分、睁三分。

如果你给他顶礼,他眼一睁开,像两道电光直射人心,使人感到有些害怕。

三十六颗牙齿,好大。平常不刷牙,但牙好好的。在家居士炒的蚕豆送来,我们吃得啪啪响,他也想吃。

我们说:“蚕豆很硬,你能吃得动吗?”

他说:“我吃吃看。”结果抓了一把,比我们吃得还快。

那么大年龄早上两点多钟就起床,云居山那时候在修建,他也不到外面去化缘,就写信到外面去。

那时候跟外面的联系都要靠信,一天要写上百封信,晚上坐两支香再看回信,有时看到十二点,重要的信他自己回,一般的信由传印法师回,传印师那时年龄大点、文化好。

休息不到三个小时,一大早起来打坐,我们都不知道。

云居山三点半打四板,我们要是没起来就敲我们的门,再不起来就大声喊。打过四板后搞两碗热水漱口洗脸,那个水还留着不倒,白天小解就用这个水洗手,一天就用这么点水,倒了就挨骂。

早上下完殿回来,过早堂打稀饭,云居山一年到头吃八个月的红薯稀饭。

当年还好吃。到春天,风一吹红薯皮就发厚、发苦煮不烂。

我们把皮放在桌边上想把它扔掉,老和尚看到拿起来放到嘴里。

我们说:“不能吃,很苦的。”

老和尚说:“怎么不能吃,我吃着还好嘛,苦啊,它比我还苦吗?”他把它吃掉了,看他这样做我们也不敢再扔了。

他老人家有时候显神通,也不是显神通,是自然而然的。

古人讲:“道高龙虎敬,德重鬼神钦。”对此我们深有感受。

老和尚上堂讲开示,听到叫香板的声音,不但地里干活的人往回跑,山上的乌鸦也拼命地往庙里飞,树上、屋上乃至地上都落满了。

从茅棚到法堂的路上全是乌鸦,我们没路可走了,踢它一下它才跳起来让我们走过去,否则的话就要把它踩死了。开完示,老和尚一出来,乌鸦就飞起来到树林里去了。这种情况不是偶尔的,是经常的。

一九五七年六月中下旬,天气很好,老和尚要到五老峰看地形,五老峰是云居山最高的地方。

我们几个人就嘀咕:“老和尚今天要去五老峰,太阳好热。”

他老人家又不能走,我们用藤椅绑上两根竹子抬着他走,三班六个人,他刚刚坐上椅子还没上肩,乌鸦来了。

哎呀!上千的乌鸦,就在我们藤椅上面盘旋,把太阳遮得一点都没有了,还有几十个乌鸦就在我们头顶上飞,像在给我们扇扇子一样,一点都没感到热。

到五老峰,老和尚下来了,乌鸦就飞到树上去了。

看完地形回来,乌鸦又飞过来了,和来时一样的。

到了家,老和尚问我们:“今天热不热啊?”

我们都说:“你老人家把乌鸦感化来护法。”

他说:“我也不晓得,你想喊也喊不来呀!”

还有一次,净行师和晴空师在那儿打土墙。江西人打土墙用两块大木板夹起来,把土倒里面,再用木槌把它捣实。

下午,土墙打到两米不到,西边乌云直滚,天要下暴雨了。

如果土墙被暴雨一淋就倒了,净行师和晴空师讲:“老和尚在门口,我们去求老和尚动个念头,让雨绕个路,不要下到这儿来。”

他们跑去向老和尚顶礼,老和尚问什么事啊?

他们说:“雨就要下了,土墙不能淋啊,你老人家动个念不要让雨淋到墙上。”

老和尚也不吭气,也不讲好,风大了回到屋里去了。

过了一会雨到了,离墙不到五尺远,四周雨下得哗哗的,直往下流,但墙这儿一滴雨都没有,下了一个多钟头。

打墙的人在走廊里望,雨停了走过去一看,一滴水都没有,跑回来向老和尚顶礼。

回来跟我们讲这个事,说四周雨下得哗哗的,怎么就墙那儿一点雨都没有啊?

虚云老和尚于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于江西永修云居山真如禅寺茅蓬内圆寂,世寿一百二十岁,僧腊一百零一年。

1957年5月中旬,云居山水稻秧插下去不到一个礼拜,下大雨,一连下了几天。

山洪暴发,好大的水往下淌,上边坡与田之间有条埂一米多高,山洪冲下来的沙石把上面的几亩田已经盖掉了,下面还有几十亩田。

十二点钟我们在睡觉,天还在下大雨。

老和尚也不打伞,穿着身上那件衲袄就跑出去了。

怪事,老和尚走过的地方水不往稻田流,反而往高处流。水沿着山边高出稻田靠近两米往东流。宏清师从小厨房出来看到了,赶快拿把伞跑过去给老和尚打伞。老和尚走到佛印桥,站在那儿。

宏清师跑回来喊当家师,当家师知道后,马上安排打板出坡,自己走到老和尚那儿问他:“您老人家这么大年纪怎么一个人跑来了。”

老和尚说:“我要不出来,这几十亩地就被泥沙盖掉了,到秋后哪有谷子收啊,吃什么?”

我们跑过去一看,老和尚衲袄还没淋潮,只有几个雨点,草鞋有点潮。雨停了以后我们去看,山洪流过的地方冲下来的沙石、小树堆积的有两米高。

老和尚回来以后,我们叫他把草鞋、衲袄换掉,他不换,说:“又不潮,换什么?”

我们问他:“这么大雨您怎么跑出去啦?”

他说:“直叫啊。”

我们问:“什么叫啊?”

他说:“山那边有个大曲蟮在叫。”

“多大曲蟮啊?”

“有两个竹扁担那么长。”

曲蟮就是蚯蚓,两个扁担一丈多长,谁见过这么大的蚯蚓?

“它在山那边把水挡住了,它要下来水就跟它一起下来了。”

所以,有些事情我们只是看到一些表面现象,他老人家那个境界真的不是我们能够揣度的。

就拿那个下雨、那个乌鸦,还有那个水都让他。

所以古人讲“道高龙虎敬,德重鬼神钦”,一点都不假。

说的都是空话,参!

有一对小姐妹过目即忘,直到我见识到她们之间相处模式那一刻开始。这个姐姐的外表看来文文静静,但脾气却异常火爆,每次到店里来,总会看见她严厉的对妹妹进行“机会教育”..

国王忍不住就对法师说:“请示法师,您的口中为什么会散发出如此微妙的香气,而且我从来没有闻过那么特别的香味呢?”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阿输迦王。虽然,国王并没有真正..

蛤蜊观音画像(图片来源:资料图)蛤蜊或蚌壳中出现佛菩萨像,在历史上多有记载,即便当代也有报道。当然目前也有相关技术,可以人为制造这种“奇迹”。本文的重点不是奇迹..

曾经有位居士,在一座古寺里修行。一段时间后,他心中生疑,置疑自个选择学佛这条路对不对呢?置疑自个有没有修行的天资?置疑是不是真有佛的境地?他也置疑寺里的出家人─..

狂风骤雨往后,山洪暴发,河流湍急,一座木桥被拦腰冲断。就在大家为大风大浪而惊悸时,一位蓬首垢面的女子逸出村头,径直走上那座断桥--很显然,她是来投河自尽的。可是,..

一日禅:随缘自在心境安然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它们都是你无..

一日禅:幸福在哪里?在心境里幸福在哪里?在心境里。幸福,在每一次的喜悦里,也在每一次的悲伤里;在每一次的得到里,也在每一次的失去里;在每一次的幸运里,也在每一次..

一日禅:用一份淡泊的心境笑对人生人需要一种淡然、朴实,不张扬、不喧嚣、不妖艳。淡名利、淡世绘、淡荣辱、淡诱惑,虽无蝶来,清香依旧。没有傲气,但存傲骨。需要脚踏实..

一日禅:有一种心境叫顺其自然有一种心情,叫喜怒哀乐;有一种味道,叫酸甜苦辣咸;有一种智慧,叫深谋远虑;有一种缘分,叫天长地久;有一个群体,叫烟火人间,人生百态;..

编者按:今日这一篇故事出自《贤愚经》,原题迦毗梨百头缘。故事叙说迦叶佛住世时,有位天才少年,博闻多识,人世稀有,后来出家学道,知晓经文义理,但受母亲挑唆,好与和..

一日禅:淡泊心境欣赏生活有两首禅诗,叙述平平,却意境高远,一首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另一首是“闲居无事可评论,一..

僧人抄经救师弟佛陀慈悲,因应众生根器意乐,施设无量修行法门,或究竟,或方便,或侧重磨练智慧,或侧重积福遣障,均唯以引导众生趋入解脱正道为旨归。抄写经书亦为其一。..

僧人的对话从前,有两位僧人结伴同行,行脚托钵,云游天下。他们在石窟、森林、溪涧的旁边,搭建简单的茅蓬,白天随缘度化,信徒以粥饭供养,晚上便住在石窟、茅蓬里,结跏..

禅修者自然会感触当下“我”与整个存在(“是的”)的合一。咱们所实践的行禅、坐禅、站禅、睡禅和合一禅等多种禅修方法,都能够引导咱们内省自心、敞开才智,觉察到身体国..

日本延历寺善住院住持釜堀浩元,13日进入无动寺谷明王堂,开始为期9天的“入堂”修行。据台媒报道,许多佛教僧侣都会进行严苛的修行提升自身修为。而日本延历寺善住院住持..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这是一首赞叹出家比丘威仪的偈颂,..

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一是九条乃至二十..

有一种心情,叫喜怒哀乐;有一种味道,叫酸甜苦辣咸;有一种智慧,叫深谋远虑;有一种缘份,叫天长地久;有一个群体,叫烟火人间,人生百态;有一种心境,叫顺其自然。人生..

深山中,一座茅蓬,翠松环抱;舍前一方池塘,塘中荷叶千张,荷花挺立。这便是禅子修心处。佛和佛教的诞生,是和山林不可分的。佛祖开悟成佛在森林中,在大树下。开始传道布..

孤独是什么?有人说孤独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也有人说孤独是一种个性的浓缩,是一种寂寞的悲哀,是一种欲盖弥彰的表现……我说,孤独其实是一种心境;整天为世间的得失忙..

编者按:汉传佛教寺院,早课会唱诵《怡山发愿文》。之所以晨起发愿,是因为愿力是每个佛弟子行持的根本,有了愿力,人生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所有诸佛菩萨成就都是靠愿力。..

我佛了!日本僧人用b-box诵佛经青弹视频的视频原声

问: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士讲法出光盘。在家居士常常谈论僧人,居士讲法出光盘,如法吗?现在有许多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大安法师答:无论..

汉传佛教寺院,早课会唱诵《怡山发愿文》。之所以晨起发愿,是因为愿力是每个佛弟子行持的根本,有了愿力,人生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所有诸佛菩萨成就都是靠愿力。僧人出家..

导师开示:三宝是佛法的核心,皈依三宝是学佛的根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佛教徒,标准就是你皈依了没有,皈依了就是佛教徒,没皈依就不是佛教徒。学佛从皈依三宝开始,最终要..

大家到寺院参访,经常会看到出家人敲打木鱼念经。很多人会赞美木鱼的声音好听,但更多人好奇:为什么要用木头作成鱼的形状,并且拿一只槌子敲打呢?要知道佛教的任何一个法..

中国佛教何时开始有出家人?中国很早就有了本国出家佛教徒,汉明帝听许阳成侯刘峻出家是最早的记载。但最初那些僧人仅是从师出家,剃除须发,照戒律生活,还没有受戒的制度..

起床清晨四点钟,巡照僧敲响寺院第一次起床讯号照板。他边走边敲。围绕寺内一周,然后停在大雄宝殿的左前方、右前方和后方各敲一阵,把讯号传给禅堂的报钟。报钟响过三阵,..

根据佛的制度,一个比丘应当过著清净而俭约的生活,严格遵守不杀、不盗、不淫(包括在俗家的妻子)、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及非时食(过午不食),不涂香..

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开始的时候,人们多用这些外来僧人本国或地区名称中的字作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