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念佛思想

问:请问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吗?特别是念《地藏王菩萨经》,念佛机可以回向给自己累世多劫以来的冤亲债主吗? 大安法师答:那你思惟一下,念佛机跟人念会一样..

文│慧广本周我们班级学习了《佛教的环保思想》。法义看了四五遍,对导师关于环保的五种观点也是赞同的,却觉得没有什么好的心得和师兄们分享,说来说去都是那些生活和工作..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古人常说,千念万念,为的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因为我们必须在临命终的时候保持正念的..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 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悟入圆通的法门,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我最好的选择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是以一念忆佛..

身罹绝症,痛苦呻吟。听随身听,安详往生。 台中沙鹿有一位先生得了癌症,垂危时,被送到私人的综合医院急救。 他住院以后,经常发出痛苦的呻吟和惨叫声。 有人请心观法师..

文|惟槿本周再次学习了《佛教的环保思想》,在反复领悟法义并结合现实闻思后,深刻认识到佛法提倡用知足常乐、净化心灵对治欲望和贪婪的必要性。佛法认为幸福是众缘和合的..

《信仰与人生》,共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佛教信仰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导师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通过对比儒家思想和其他宗教思想,让我们认识到:佛教道德观更具有普世性..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室诵经等,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这念佛的是谁?再提再审,审之又审,见这念佛的毕竟是谁?如此靠定话头,一切妄想杂念,当下顿断,如..

问:有同修吃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为道场服务,然临终却障碍重重,苦似人间地狱。很多的同修对此产生恐惧,退失道心,甚至不敢积极参加道场工作。知对于因果不能断章取义..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宅。故知前尘无定相,转变由人如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识论》云:“身不定如鬼者,或见猛火,..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并非念佛等死。弥陀名号有无量德,称名则具德——灭罪增福,以名召德故能随愿往生。 念佛之事与理性相圆..

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名念佛确实是修持净土法门的一种非常便利直捷的方法。那么,在持名念佛时,念六字洪名和四字佛号有何不同?有哪些持名..

问: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才能见到佛来接引呢?大安法师答:佛无所不在,是指他的法身。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当然佛有法身、报身、应化身,这是..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堕声闻位。故经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引此以明初心菩萨犹宜亲近如来,得所依归,终..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为主。每日早起礼佛,即诵《弥陀经》一卷,持数珠念阿弥陀佛名号,或三五千声,或一万声,完即对..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那我们常说念佛,念佛。今天讲的这个修持门的版块才是重中之重,我们分上下两版。 因为念佛呢,我们常讲到一..

我们看壬七,势至观根大。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的观六根,这个地方是拢总地观六根,等于是都摄六根。这是一个总相的观法,看经文就容易清楚..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为其烧煮。若从烈焰中觅得一片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苟能当下一念清凉,顿见大地..

问: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 大安法师答:常做种种杂七杂八的梦,确实是说明你的心很散乱。 这里面有日常生活的烙印;或者是因为追求的目..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的“共恶业所感召而来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警醒并共同戒杀生,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 茫茫大苦海,观音..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不善用心者,富贵荣华,悉是堕落之因。 汝母守节抚孤,受苦多年,实为今日修持净业求..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念既起,无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义,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干枯。聪明子..

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 请您救苦救难, 这次武汉新型肺炎疫情流行, 许多人饱受委屈、苦难和惊吓, 祈求您的慈悲加被, 让我们具备勇气与智慧, 面对疫情,能够处变不惊..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则,宇宙物理与人类之间,也有它应循的轨则。《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把人做好,要圆满做人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