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闻讥讽心能堪忍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何厉害,坚决忍受,要把这些看成是我们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之举。忍辱是美德,在六度中,菩萨常常要做的是忍辱波罗密,不忍辱..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引导他人学佛……等等,如果只是在制造是非,则自己与他人,常常都会两败俱伤。常..
《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简称《广论》)是宗喀巴大师最重要的佛学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以下简称《四家合注》)则是对《广论》最重要的注疏合集,历史上一直..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死苦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
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起心动念,多造恶业,能为障碍,即障蔽自己佛性。业障不除,佛性不得现前。故我释迦如来,唱此念佛法门,教人..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他方无量国土诸菩萨众,闻信我..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欲听闻种种妙法,法尔自然得闻种种大乘妙法。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今天我们要从这个赞叹讲起。诸位知道,大家都是同修,我们常会说,随喜赞叹,随喜赞叹你的功德无量。实际上,赞叹这个法门可以说成本最低。十大愿王里面也有随喜功德。但是..
第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对初学者,我们比较不谈空性的道理。先讲有,先讲随缘的有相,有相行:思惟业果,造罪招感痛苦的果报,造善招感安乐的果报;归依三宝,三..
原文: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又,是摩尼珠,以玄黄..
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要有营养,这个生命才能够住持下去、相续下去,这叫做住。那么这种住,在佛法里面全面地来说呢,有四种:第一个是不清净依止住食、第二个是净不净依止住..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经典原文】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圆觉经》【佛经解释】“辩音汝当知!”佛告诉辩音菩萨,你应当知道。“一..
有人问:既然说佛陀是人不是神,那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我们求佛有没有用呢?我们应当了解,“佛”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清净自性。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如来藏祈..
当我们现在真的来学习佛讲的宇宙间的真理、了义的时候,我们感觉很陌生、茫然,那证明我们学佛这么长时间,一直都在门外徘徊,根本就没有认真的来落实学习佛法。如果你从学..
现在很多人喜欢说出家人的过失,说出家人怎么、怎么样。是说出家人,没说是出家佛吧?如果他是出家佛就不应该有毛病、有烦恼了。他活着已经是佛了,就不应该有烦恼了,不应..
你不要去分别,不要去执著,观世音菩萨跟阿弥陀佛是一不是二,只是他们这个愿的取向稍有不同。观世音菩萨愿重在寻声救苦,众生有急难恐怖的时候,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得到..
平时我们常常有一种自卑感,觉得:“我自己造作、举心动念都很染浊,身口意三业也免不了损人利己,造作了一些恶业。”所以就常常担心:“我都造的业这么多,那阿弥陀佛极乐..
佛教徒犯杀盗淫妄,不通忏悔直入地狱。(图片来源:资料图片)问:信得及五逆十恶亦能往生,所以不需要戒烟、戒酒及至杀盗淫妄等,所做恶业障碍往生否?大安法师答:《观经..
还是有区别的:四果阿罗汉的灭定是受佛呵斥;八地菩萨在灭定中,佛不是呵斥他,而是劝他出灭定。他们的灭定状态有点类似,都是不起受想。但四果阿罗汉的灭定属于有余依涅槃..
莲花: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这种美德与特征,佛陀喜欢拿莲花作譬喻。而莲花在佛门中,为佛菩萨所常拿来作譬喻,表征着清静、无染、光明..
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或甚于佛陀。在民间,好多人,不一定知道释迦牟尼佛,但不知观世音菩萨的人..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微细惑你观察不到,所以你的功夫就用不上。道理谁都能明白,明白了想要证得它,就必须在生活当中去训练,必须要用上它,用到什么程度?得心应手!不然的话..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难道你比阿难还厉害?阿难多闻第一,照样邪知邪见,要佛用楞严咒去救他。那我们现在谁来救啊?(众答:自己。)什么自己呀?楞严咒啊!阿难为什么要佛去..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这么说、现在佛这么说、未来佛也这么说,说什么呢?说:十方如来呀,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十方如来可以说是一切佛,可怜..
学佛的婚姻误区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成菩提,愚学为生死——《华严经》如果遵从佛法基本教义,那怕是只做到了大部分,居家生活与修行,都会得到现实的幸福与安乐。..
学习因果,便能通达佛法:佛云“以戒为师”,而戒律就是宣明因果律,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千经万论,无非三学。深信因果,自会如如不动:明了所承受的一切苦乐,都是自作自..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佛法之功。后增日神、月神、娑竭龙王及阎摩罗王,因日可破暗,月可照夜,龙..
《毘耶娑问经》记载佛为毘耶娑仙人说有三十三种不清净(染垢)布施,佛弟子也应该了知、避免:一、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发心施众生财物,这不是佛教的布施。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