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在大众前,为诸天魔王、梵王、沙门、婆罗门、天、人、阿苏罗等演说妙法。佛告诉舍利子:舍利子!为何菩萨摩诃萨能深信如来具足不可思、不可议的..
诗曰:贫家夫妇悟穷因,作福无钱共卖身;喜得千金功德种,国王赞善赐璎珍。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人生的富、贵、贫、贱、苦、乐,..
故事出自《六度集经》,原题“龟王本生”。《六度集经》又作《六度无极经》《六度无极集》,三国东吴高僧康僧会译,集录佛陀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九十一则本生故事,配合大乘佛..
有缘听闻此经者,很快就会解脱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在《般若摄颂讲记》中云:“劝大家:每天要把《般若摄颂》带在身上,放在包里……我给你们一个最容易的方法,只要有正知正念..
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魔王波旬就幻化出五百位精通种种害人技巧之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仙人身后妄图加害他,从早至晚、不舍昼夜。这五百人于仙人行、住、坐、..
我们先解释普跟贤这两个字。因为名以召德,一个菩萨的名号往往是诠释他的功德。这个菩萨,他的内心有两个功德:第一个,体性周遍曰普。他成就了清净心。清净心清净本然、周..
汉人能在孩童时代信仰佛教是极为少数,藏人却从小信佛。我很羡慕小时候学佛的人,长大以后对佛法有正知正见。比如父母是佛教徒,孩子长大也会信仰佛教。童真的心中有佛,有..
把俘获的鸟兽鱼虫放归自然,这是古已有之的放生传统。放生鸟兽,体现的是人的仁爱之心。仁爱的对象,原本是人。施之于鸟兽,展示的是放生者认同万物有灵的襟怀。上世纪五六..
我们初发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这个信字如果建立不起来的话,最高的佛法,最高的善知识,也救不了你。所以《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个..
根据佛经所说,布施功德最大是三宝(佛法僧)。无论是内施,还是外施,无论是财施,还是无畏施,都不如布施三宝的功德。因为佛法可以使众生永远解脱轮回,而其他布施都只能暂..
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时候,你要特别地回向。回向得愈大,功德辗转增胜不是那个物质多少,这是一般的物质供养。我们念经的..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后要老老实实,坚持过着佛门这种清淡的生活。每天定一些功课,自己能够完成,不要定太多。然后一直坚持,不要忘记。无论出差出门也好,你都能够把它完成..
因为曩昔的业因形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曩昔的业因所召感的酬谢,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是果报的含义。早年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
我自专心研学佛经以来,不知不觉已有十年的岁月了。在这些年头里,时感诸佛菩萨冥冥中在催我渐进无上佛门的境地。回忆往昔学经精力,可以说是专心一意,热忱之至。但是,一..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此段经..
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十几岁时随佛陀出家,很调皮,常喜爱扯谎做弄他人,但因他的身份很特别,因而僧团中无人敢加以纠正,致使日久渐生不良习气。佛知道后决计加以经验。有一..
佛祖释迦牟尼佛首次转法轮的时分,来了八万皇帝。这是佛在因地时跟他们结的缘。有一世,佛转生为一只雪蛙,慈悲心具足,但被一个残忍的猎人抓住,扒了皮。雪蛙痛苦难忍,在..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氵+宿]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我们以下引用永明延寿大师的《万善同归集》,他老人家把经论当中讲到念佛的十种功德。十种功德,前面的九个是约现世的功德,第..
释迦牟尼佛曩昔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切的追捕一只温驯仁慈的鸽子,鸽子慌张恐惧,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斡旋不去,显露出凶暴的姿态..
南北朝(梁)时,僧智藏,吴郡(今苏州市)人。住钟山开善寺。有个相士对他说:法师聪明盖世,惋惜寿数不长,只能活到三十一岁。其时他二十九岁,听后,不再讲经,去翻经典,找到《金刚..
净饭大王在夫人与悉达多太子(释迦牟尼成佛前的身份)的身旁,见到人世上都在变化的现象,一面欢欣,一面又在忧惧。这时有一位在蓝毗尼花园附近的婆罗门相者,博学多闻,高..
当然,这个地方就讲到,方法是很重要,观照力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想一个问题:我们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总持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观世音菩萨持大悲咒的时候,不得了,成就..
佛教兴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经》上说:魔王要是看到有两个普通的居士在斗争,他内心起欢喜心,但是这个欢喜的相貌不是很明显;这个魔王要是看到两个住持正法的菩萨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