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住是什么意思


四念住 sì niàn zhù (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四念住就是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心意和外在诸法,要时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以消除对四者的颠倒执着,以达智慧究竟解脱

一.心念如何住于身体二.心念如何住于感受三.心念如何住于心意四.心念如何住于世间诸法

一.心念如何住于身体

一个修行解脱者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于一切行、住、坐、卧的行为上,都应该了了分明。每时每刻都应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做的事情是出于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大到从事世间利生的事业,小到自己的呼吸,都要了了分明。要训练自己的出息安静,入息平稳,思想专注统一。这样才会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才不会因外缘的刺激,而内心激动、生起不快。才不会使自己的真实心意,因外缘而被妄想起伏所系缚、所掩盖,才能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修行头脑。

要知道我们的色身乃四大假合而成,最终是要破散的。不应执着不放,不应被色身所纠缠束缚。心念这样,时刻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对自己身体的行为能够作到,时刻了了分明。他便会摆脱自己色身的烦恼束缚,成为自己色身的旁观者。心念才能无有制碍地正确运用佛法,指导自己的身体行为。使自己不执着于色身,使自己的色身无有过失,不至做出导致苦果的业。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心念,从色身肉体的束缚与得失的烦恼中彻底地解脱出来。(不执着色身可以不是破罐子破摔)

二.心念如何住于感受

一个修行解脱者在日常生活中,心念要对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苦的、乐的或中性的感受时,必要了了分明。要对这些感受进行细致地观察,观察这些感受是怎样导致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为什么自己会受这种感受。要知道一切的感受皆由外缘而引发,都是生灭不定,不长远、不永恒的,不应执持不放。

要对自己一切感受的生起与幻灭因由,进行客观细致地观察。使自己成为对自己一切感受的旁观者,并且做到不在执着自己的任何感受。那他的精神心念,便会从自己的一切苦的、乐的、非苦非乐的感受中,彻底地解放出来,不在受其纠缠与系缚,趣向解脱,处于永恒的愉悦之中。

三.心念如何住于心意

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活动,具有思维活动,了别认知的心有两种:一是缘虑心、二是真如心。

缘虑心:就是我们以前讲的八识,这颗心对外缘的了别认知的能力,只是凭经验,机械地做出分析与判断。所以缘虑心对外缘的了别认知常常是错误的、不真实的,是常随外缘而改变的。

真如心:就是我们众生自性原本具有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恒愉悦的,不随外缘而改变的真实心,它是众生一切智慧的源泉。

我们这里所说的心就是缘虑心。一个世间修行解脱者,生活在五蕴炽盛的世间里,一定要对自己的一切意念了了分明。要成为自己意念的旁观者,对自己的一切意念进行客观细致的观察。要知道自己一切意念的生起与幻灭的因由。要知道世间一切意念的生灭现象,都是不定的,都是不随己愿的。

不要再执着自己的世间意念,这样您的精神就会从自己的意念束缚中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

四.心念如何住于世间诸法

一个修行解脱者,要明白世间一切诸法,无论是有情生命的心法,还是四大假合的色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时刻处在运动生灭不定之中。永无实体,迁流不息,绝不应执持不放。

要对世间诸法如是地客观细致的观察,那他的精神,就会从世间诸法的束缚与得失中彻底的解脱出来。

修习四念住可以导致修行者身心清净自在、克服哀愁颓丧、祛除痛苦烦恼、使自己的行为端正,无有过失,不至造出苦果的业来,达到智慧究竟,身心解脱。

关于无我的误解关于无我和空性的错误观念到处充斥,这些混淆的观念会破坏真正的灵性发展。有些人相信他们能通过努力,去除以自己为中心的自我,而达到无我,有人误以为空性..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宽运法师弥陀佛七开示《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时间就这..

2接受无常当你身处烦恼之中,要接受无常的教法就会很容易。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不在别的时候也接受无常呢?那其实是同一件事情。佛教的基本教法是“无常”,也就是变动不居..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宽运法师弥陀佛七开示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欢喜!《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此思维死亡的过患,借以激发修习正法的信心。以一切众生的重心,都在世间的五欲六尘、声色货利,乃至衣食住用上,未有闲..

无常无法抗拒,但它并不可怕世上的一切,究其根本,都会变成记忆,记忆跟幻觉没有两样,所以说,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幻觉。你快乐时,世界在变化着,你本身也在变化着;你痛苦..

无常的世界和我们——《八大人觉经讲解》(2008年6月19日)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

如何看透身体的虚幻无常?空身父母生,九孔常不净。四大假合者,终须归坏空。我们的身体并不是本来就存在的,而且它总是在不断改变着。最初,我们只是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

乾隆二十七年彻悟大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而感悟幻质非坚,世事无常,由此而立出世志。待病痊愈,遂即往投房山县三圣庵荣池老和尚披剃出家。次年,隆一法师于香界寺宣讲《圆..

如何才能体证到「无我」?体证「无我」,已经是来到见法最深的地方,不是见到佛性、自性就解决了,不是这样的。要真的体悟到「无我」,而且要做到「无我」,你就会像诸佛菩..

六祖大师妙谈真常与无常在《坛经》顿渐品第八当中,有一位志彻禅师,他本来是江西人,俗名张行昌,是一名侠客。北方神秀大师的弟子们,因为嫉妒六祖大师得到了五祖的衣钵传..

用“无我”化解“嗔恨心”一个幼儿园的老师让班上的孩子们玩一个游戏:每人从家里带一个塑料袋,里面装上写着自己最讨厌的人名字的土豆,讨厌的人越多,袋子里土豆的数量也..

宇宙诸法的实相——四法印四法印诸行无常诸行:指的是法界一切物质现象与一切精神现象无常:指的是永恒不断地运动变化着.没有丝毫绝对的静止的空性。在相对世间里.无论是有情..

四念住四念住就是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心意和外在诸法,要时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以消除对四者的颠倒执着,以达智慧究竟解脱。一.心念如何住于身体..

2016年的春节很特别,对我来说真是复杂的一个月,当人生的无常忽然而至,该如何面对?在修学佛法时,无常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我以为自己能坦然面对,但身临其境时才真正体..

因为无常,所以要善待生命因为因果,所以要善待他人因为轮回,所以要善待

无常是空的入门==慧光和上开示==当你在这个世间善法上一直用力的时候,到最后就会发现一切还是会一直变的。这就是缘起法的现象。如果你仔细的去体会为什么会这样变化,就能..

水浒传:世事无常因果轮回,曾经泼皮成太尉,可怜王进遭酷刑

死生一线,无常紧随对于人生而言,时间不仅是越来越少,而且更可怕的是,随着时间流逝,人的精力也就越来越少,渐渐的做什么事情总是觉得精神不足。三十岁不如二十岁,四十..

接受、欣赏无常--慧光和上开示--问:某同事外派到高雄,离开旧的环境,可能面对新环境与转变有一些不安。慧光和上:陌生、不知,不一定是新的,让我们内心里面有一点不踏实..

万物无常,会归磨灭---慧光和上开示---每一个人要觉悟一件事:这世间是无常的。我们的这个身形、身体啊,也不能够久住在这个世界,虽然很年轻、很年少、很健壮,但是依然会..

应无我相方无所住--慧光法师--比如说佛遇到人家毁谤。人遇到毁谤当然都不舒服,佛的内心里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他心里一定要清楚:这个「我」到底是什么?「我被人毁谤」的..

一切缘起法,无常不可得--慧光法师--断烦恼这件事,不是只有定就能断烦恼,还要智慧。我们凡夫众生,执着一切法真实有。所以面对境界,便与境界对立,因为执着实有「我」、..

情到深处人孤独第九章无常这个事实⊙无常现见,死亡啼哭,是则众生无常;草木凋落,华果磨灭,是则外物无常;大劫尽时,一切都灭,是则为大无常。—大智度论谈到这里,我们..

情到深处人孤独第三篇超越无常第七章无常的自由气息⊙我希望现在大家对「无常、苦、无我」这三个名词多感到一点兴趣,不要只是背诵别人的解释就算了。自己要去认清永远在和..

情到深处人孤独第二篇面对无常第四章如何在无常中生活得更好?⊙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

情到深处人孤独第八章「看见」无常—开启智慧的无常法门⊙无论富或贫,年青或年老,人类或动物,没有任何生命可以在这世界上永久的将自己保持在一种状态中,每一件事都会历..

情到深处人孤独第一篇认识无常第一章如实观察无常⊙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长阿含「这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可能长留而不改变的。」佛陀曾经这样宣说。这句话..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