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的佛教徒

本来想在网站上找篇分享发到班级,却猛然发现:检讨自身不足、随喜他人功德是自己一直以来所欠缺的。所以借此机会用佛法镜子照照自己,希望大家引以为鉴。我自己在修学的很..

文│法安我的母亲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退休后不久就在灵岩山寺皈依,法名:悟珍。母亲早年常去灵岩山礼佛、诵经、拜师,后来年纪大了就常去定慧寺,直到近两年不出门了,就..

佛教出现于印度的时候,佛教徒并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和规定,因为印度是一个宗教信仰普遍的国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大同小异的饮食观念。所以,原始时代的佛教徒乃..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喜行十善者,赞叹十善法,共成四十种善。愚者只知自作,缺同情心,故不教他,亦不随喜,何况赞叹。智者自作又教人作,..

大士道皈依的动机不是为了自己一人的利益,而是愿遍虚空的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证得究竟佛果。这是大乘显宗和密宗修行者的皈依。身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应以大士道的发心而皈依..

为法安忍,为了佛法努力精进修行,表面上看起来很像“贪”,但是真正的贪,基本上是以一己之利为目的,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如果对他众很好,对自己也很好,因为这些目的..

真俗二谛之所摄,一切善资作随喜随喜功德,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佛弟子随喜赞叹诸佛菩萨、罗汉,随喜历代传承上师和师兄师姐们,大部分能够做到。但也存在因为虚荣心、攀比心..

离婚的问题,在佛典之中也不容易找到明确的根据。不过,佛教主张婚姻的美满及婚姻的责任,既然结为夫妇,结婚之后,应该相亲相爱、互相尊敬,各守各的本分,各尽各的责任。..

问:佛教徒的目标就是开悟得解脱,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佛教徒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如何是好?索达吉堪布:我经常这样想:即生不开悟、不成就,倒不是特别要紧,但如果依靠恶..

滥用权利因果更重。古德讲,公门之中福好修。当官要修福,确实比较容易,有权利好办事。但同时也要很谨慎,如果恶业就积累的很快了。好像一个事情,你画个一笔,同意,但底..

当你觉得有道理,有智慧来决定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造了很多恶业了。虽然佛教在世界上是以智慧著称的,拯救人类的,但是学佛的人本身自己需要明白,当我们开始学佛的时候,..

问:现代人总体上都异常繁忙,作为佛教徒还有必要花时间学很深的经论吗?索达吉堪布:现在大多数人可能不愿意深入难懂的论典,现在的人也比较懒惰,这与古人有天壤之别。前..

问:作为佛教徒,应该如何利用好自己拥有的身体和钱财资具?索达吉堪布:诚如《中观四百论》所说:“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如果利用这个身体..

佛教徒不太适合做的工作,其中一个就是卖酒问:我现在是开酒庄的,从事的是一个卖酒的行业,而且我自己也比较喜欢这个行业。近几年,我通过经营的利润,做了一些公益环保和..

问:佛教徒在做一些慈善事业的同时,好像更注重弘扬佛法。原因何在?索达吉堪布:单单身体无病、拥有财富、享受善趣安乐并不是究竟的快乐,究竟的快乐是获得正法的利益,灭..

问:为什么佛教徒需要随时想到上师三宝?索达吉堪布:凡夫人修行,就像小船行驶在大风大浪的海上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又会遭到外缘狂风的侵袭,可以说异常艰难。如果不随时..

禅修,可以让我们练习脱离执著一、禅修:练习脱离执著禅修,可以让我们练习脱离执著。当我们决定放下散乱之源,舍弃世间名利时。不管是外在环境嘈杂的噪音也好,内心对亲情..

许多人误以为佛陀是佛教的神,甚至在一般认为的佛教国家,如韩国、日本、不丹等,对佛陀和佛教都有这种神化的看法。难怪局外人会认为佛教徒就是追随这位外在的称为佛陀的人..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具体来讲,随事就是随顺事相,随理就是随顺理性;..

了解自己的内心最为重要(资料图)真正的佛教徒,是人们常说的内教徒,真正佛教徒的修行,是往内观察自己的心。佛教徒不是注重形式和外表行为的人,也不是掺和着世俗法来表演..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具体来讲,随事就是随顺事相,随理就是随顺理性;..

问:对佛教徒而言,为了让上师真正高兴该做什么事情?索达吉堪布:大乘上师全部承认为是佛陀的化身,他所喜欢的就是利益众生,我们心里发菩提心,好好地闻思修行应该是上师..

经典导读:随喜是什么?我们这个世间人,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容不得人,看到别人有好处,自己心里就很难过。你发心学佛,你周围的这些人,看到你想学好,心里很难受,想..

网友:请问法师,身为佛教徒,一定要受三皈五戒吗?为什么?法师:如果没有作三皈五戒的仪式,你就不能自称为佛教徒。就好像在大学,你没有注册入学,学生处没有你的名单,你..

问:对我而言,将怨敌与亲人同等对待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作为佛教徒就非得如此吗?索达吉堪布:作为已进入大乘的修行人,我们理当对一切众生平等地修慈悲心与菩提心。释迦牟..

皈依就是正的一个开始,皈依是一切善法的基础,皈依是转凡成圣的开始没皈依不算佛教徒,修行一定要皈依!皈依才是佛教徒,如果一个人没皈依的话,他还不能算是一个佛教徒,..

河北省渤海双缘安养院义工报名、老人入住联系电话:0317-60880660317-60989670317-5123488宋居士:18840872001(微信号)解居士:17733274429(微信号)佛摄居士:13604119..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