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功德,心生贪著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愿生不动佛刹。佛告比丘,汝之愚迷,岂得生彼。何以故,不以爱著之心而得往生,唯..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四月念佛七法会仁焕法师开示(初七下午)为世界平安和谐而努力今年和明年我们所有的念佛七,都是为平安而努力。人有生命存在以后,才有条件创造事业..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一、诸行无常行者,造作迁流义。此中言「诸行」者,泛指一切有为诸法。常者,恒时固实不变义。谓一切有为法的存在,当体..
佛教的「众生平等」与基督宗教的「普遍救恩史」刘嘉诚佛教的「众生平等」可从世俗与胜义两方面来说明。首先就世俗层面,佛陀时代印度有所谓四族姓制,四姓间有先天的贵贱之..
e化世界与佛化人生嘉诚资讯科技的高发达开启e世代的,电脑已成为人们的新宠,网则是网友们的最爱,e化正全面地占据现代人的生活,君e-Mail,e-News,e-Marketing,e-Learni..
在地藏经《称佛名号品》里面,地藏菩萨利益众生,说个极方便的法门说了很多佛,称这些佛名号、乃至于耳根一闻到这些佛名号,就解脱了。但是如何能闻到这些佛名号?那得靠善..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二与世界和平共处须从自己做起A最近只要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机,收音机,都会看到、听到不同人士发表不同的意见,要针对的,当然是对立的问题,有对立..
佛教首先是宗教,应当服务于众生道坚法师随笔几经努力,佛教正飞速发展。但我们佛教徒,似乎都有意无意在回避一个话题——佛教是否宗教?要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必需回答如..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二与世界和平共处须从自己做起B用佛法把我们顽劣的心医治好后,再看看它与旁边的环境,所处的外在世界,所谓依报,能否和平共处。我们所处的环境,非..
合十共祈世界和平社会繁荣风调雨顺人民安乐各位护法、朋友们:新年好!今年是踏入廿一世纪的第二年,也是律仪净苑迈向创立的第十个年头。回首十年来所走过的路,净苑从一无..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噫。此真念佛三昧之秘要也。盖言作佛。不言是佛。则谓佛非..
居士: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些恶业最终会怎么样呢?法师:首先须了解何谓恶业。恶业是吾人虚妄心识鼓动身口意三业造作出来的,故知恶业乃缘生法,..
居士: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法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针对十方无量根机的众生而发的,里面有摄凡夫众生的愿,也有..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岁时主张禅净双修,为一吼堂主人。随着他道业的增进,弘法的深广,他逐步领会永明延寿大师..
居士:请问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法师:佛作为众生所信仰的对象,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性理念、信息层,这就涉及..
四十八大愿对凡夫众生的意义所在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我们还能够在这里静下心来,聆听四十八大愿,讨论四十八大愿缘起、性相、因果、境界,这都是我们在座的诸位多生多劫善..
居士: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法师: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五光十色的,但很快就会消失,无常、苦、空啊!不要被五欲六尘的幻相所迷惑。为..
阿弥陀佛与众生是父子关系慈善根力的无作妙用,能顺应众生的需要,出现为众生救苦救难的神奇现象。这种感应很难说是由于佛的力量,还是由于众生的力量,还是由于佛与众生和..
只有在娑婆世界才能成佛吗?有人说成佛一定是在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精进修持后还是要回到娑婆世界来,因为成佛一定在娑婆世界,极乐世界只是修学的地方,成佛不可能在极乐..
极乐世界即是我们的妙明真心所现《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念头所建立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的心,离开念头就没有外物,这是大乘佛法的究竟了义..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王孺童(原载《中国民族报》,2012年5月1日,第1133期)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各民族文化,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