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含灵,乃至一切众生,有生必有死。(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经历过死亡,不知道面临死亡的一刹那究竟是什么情况。根据经上的描述,死亡的那一刻,死者..
编者按:近代高僧谛闲法师(1858~1932)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梵行高尚,弟子甚众,着述宏丰,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下面这篇文章,虽然篇幅..
问: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惟觉长老答: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谈到死亡的问题,每个人都很忧愁、恐惧。关于‘死亡’,可以分成‘色身的死亡’、‘心灵的生死’及‘没有..
前言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也是为一切苦的根本,因为一切苦皆由生死而来的,没有生死就没有一切苦,生死不了怎能离苦得乐?所以常见一般学佛人,一..
刚才有个道友问我:如何能够保持着我们这个菩提心不退?如何保持大悲心不退?那靠你的意念,意念强的真正坚持不退。慈舟老法师从各经论选择二十种心,一个是所忏的十心,一..
甲、警人命无常●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受沉沦之无上妙法耳。【杂著】四一●生..
问:若友人病重濒死,以佛法观点劝他看破生死,不会显得冷漠无情吗?济群法师答:面对病人,首先要以感同身受的慈悲,切实体会对方的身心之苦,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进行说教。..
【然平日则区区趋名竞利,虽百钱之物,亦不肯弃舍,而不自爱其身,何哉?或责以盗窃,或呵以禽畜,则怫然而怒,有至于终身怨憾而不可解者;有至于殴击而成狱讼者。彼盗窃禽..
问: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大安法师答:看来你还是有怀疑啊!《观经》里面讲的这句话,下品下生的,这句话是确凿无疑的,实实在在是这..
了断这个理上的生死,接下来我们的眼光不在生死当中,但是,我们的手脚、我们的习气还在生死当中,所以还有种种习气烦恼干扰自己。但只要你的眼光不在三界以内,一切习气烦..
问:生死都是一种痛苦,而我们又如何权衡于期间呢?达照法师答:如果认识到了生死的痛苦,那就发心超越生死,这是唯一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对这一期最为难能可贵的生命最好..
学佛的人,时时刻刻要存「有若无,实若虚」的思想,不应该有骄傲的心,不应该有自满的心,不应该有不谦虚的心,不应该有不用功的心。总之,要时时修持,刻刻精进。以前中国..
持名念佛是末法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法门,所以现在一般人普遍都相信念佛法门。你不要看轻这念佛法门,永明寿禅师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口里就有一尊化佛出来,这..
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不知道在做什么,糊里胡涂地生出来,又糊里胡涂地死去。在生和死的期间,为名而颠倒,为利而颠倒,为色而颠倒,为要吃好东西而颠倒,为享受而颠..
有一次我到慈济医院探视病患时,有位护士小姐跟过来说:「师父,您能不能再去看一位患者?她昨晚做了一个梦,醒来之后一直放不下,情绪很不好。」我说:「好呀!」那位患者..
比如在慈济医院中,最近有两件个案,一件是父与女,另一件是母与子。大家都知道天下父母心,有哪位父母不爱子女呢?父母总是把子女的生命排在第一,把自己排在第二。尤其现..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学佛修行了,就应该不会生病、不会死、不能出事。一旦有病了、死了、家里出事了,就觉得学佛不管用,信心也退了。这都是不懂佛理。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是..
问:未来如果有人提起「圣严师父」,希望他们如何记得您们?圣严法师(以下称师):希望别人怎么记得我?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对于历史人物,所能够留下..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当我在1988年回俗家探亲,虽然已经出家几十载了,可是一见到父母的坟墓,还是会忍不住留下眼泪。照理来说,出家人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