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身口意”三业中,口业尤为重要。佛教以口业为“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古语也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见护持好我们的“口”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有师兄非常精进..
在佛教传统上,开大座讲经说法时,有一定的规矩。这种规矩有两种主流,一出自印度那兰陀佛教大学,另一乃印度超戒寺传统,这两种说论规矩都是正确的。超戒寺说法的规矩,是..
什么都可能发生,但别在意●讨论与分享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名为阿姜宛(AjahnWang)的禅师,他与一位比丘及两位沙弥住在山顶上。我没有遇见他,但是却感觉到,像这样生活..
我曾在泰国曼谷的一所小学里担任汉语实习老师。我的学生是一群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很淘气,可是却又很讨人喜欢,因为他们非常讲究礼仪。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作为国教的国度,有..
九十九句跟佛经一样,只一句不一样就能断人法身慧命我们要学佛,怎么个学法?要认真用佛的标准,改正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这叫“学佛”。一定要用佛做标准,不可以用人..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起“随缘”两个字。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时,脱口而出说:“随缘吧!”其实,随缘并不..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些妇女出家后,深感过去的各种欲念、邪思乱想依然强盛。她们便结伴向一个叫作微..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甚至礼拜,如同礼敬大比丘僧。不要因为沙弥在僧团中的阶位比较小,而不加以恭敬。此于大僧为小,于俗为尊。出家受具,..
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一定不要随便乱动,更不要去做偷盗的事情,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就好。从前有一个人非常喜欢别人家的东西,看到别人家的什么东西都是好的,然后就会想要..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净的,也有毁戒不净的。我们僧团,僧众们学习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上座比丘,他学了很多年,持戒清净,修行功夫做得..
圣空法师:为什么不能随便扔自己的海清和缦衣圣空法师:为什么不能随便扔自己的海清和缦衣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一直想讲。现在的徒弟,上寺院穿衣服(海清和缦衣),..
说说泰国以及其他国家方式的超度婴灵,泰国法事超度婴灵管用吗?很多缘友会问,这么多不同的婴灵超度,是都可以吗,还是哪个更好,在此师兄,便为大家一一做下分析。目前国..
之前我们写过两篇:什么是婴灵跟婴灵怨气的产生,有很多缘主向我反映,文章专业性有些强,可否写成小故事性质的,这样读起来,理解起来,也更容易一些。在此向大家简单说下..
多说话,不如少说话。麦彭仁波切曾经说过:有时保持缄默不能成事,有时保持缄默能够成事,但如果不了知该不该说,就随随便便说,一定会招来许多过患。有的人因为害怕说错话..
以前我有个毛病,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么样,是好是坏。这都是不好的习气。人就容易犯毛病,喜欢评论别人。古人讲要盖棺定论,就是说死了,棺材盖上了,才可..
许多人都有一个毛病,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么样,是好是坏。这都是不好的习气。人就容易犯毛病,喜欢评论别人。古人讲要盖棺定论,就是说死了,棺材盖上了,..
民间故事《古曼童》泰国佛教的童子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些妇女出家后,深感过去的各种欲念、邪思乱想依然强盛。她们便结伴向一个叫作微..
出家男子为什么称为和尚?和尚是什么意思?“和尚”原来是从梵文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金刚经》抄经就是写经,也就是书写经文。抄经就是用最虔诚、最恭敬的心把佛陀说的法,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下来。抄经有很多..
谁都没想到,黄书豪出家的话题,能冲上微博热搜榜首。截止发稿时间,话题阅读超4亿,讨论超3.6万次。黄书豪是国内某综艺节目泰籍选手,曾在节目中表演洗脑神曲《容易动情的..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大师在讲妄语戒时,他特别提到增上慢。若功夫稍稍得力,不知法相,谓证果等,本无欺诳之心,名增上慢,不失戒体。然须..
人生在世,这三种话不能随便说,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问: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答: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情无敬让,可谓无事受罪,枉坏身心。因为佛像就是佛的代表,是佛真身的显现,见到佛像,就等于见到..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不能错。第一个发心mdash;mdash;确认目标;第二个才有所谓的了解路况mdash;mdash;正见;第三个才有前进的资粮动力mdas..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随便宜修止观与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坐中修止观第三「随便宜修止观」,是说明行人,不论修止或修观,不必拘泥,随那一种方便、那一种适宜,就用那一种。修习止观的人,随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