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体《唯识三十颂》韩廷杰1.因为我和法是虚假施设的,所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在转。那种虚假施设处于识的转变之中,这种转变共有三种。2.异熟、称为思量的识,以及境的了别。..
唯识宗哲理略论韩廷杰圆光佛学学报创刊号1993.12月出版页89-112--------------------------------------------------------------------------------页89提要本文简要记述..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勿作容易想。每见多人于殊胜事,种种障难,或俗累,或病苦,或父母师长,或子孙眷属,无量缠绕,阻断良缘,空具信慕,..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导大师的《劝念佛偈》,大家可以先欣赏一下书法,这是传印长老在腊月初八佛成道日写的墨宝,也就是最近写的。老和尚已经..
太虚判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哲学系韩焕忠引言中国佛教的判教,或称教判、教相、教相判释等,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将佛教的各种说法判定高下浅深和先后次..
净空法师:蕅益大师念一句阿弥陀佛,其他任何经咒都不用念了。
净空法师:蕅益大师警句开示!~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重戒律。第二对于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往情深。他的老师是道安大师,也是佛教界一位了不起的泰斗级的祖师,他的宗..
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往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于彼闻法,观佛法身,渐次修行,得入正位。十方诸佛,净土无量..
欧阳竟无“唯识体用”观疏解陈坚一、“粗言”明“唯识体用”欧阳竟无在反思中国佛学的时候,非常痛心地发现中国佛学由于没有很好地吸收和利用唯识学中的思想元素和学术方法..
生活中的佛教莲池大师与云栖寺提要莲池大师为净土宗八祖,本文先叙大师之生平,以明师之行状;继述师之净土思想特色,以志大师对净土宗之特殊贡献;续写大师初住云栖之因缘..
生活中的佛教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禅净合一思想提要本文在介绍中峰国师行略后,着重于中峰对力救时弊、扫除禅病、融会诸宗、单提向上、举扬净土等方面的叙述,以..
生活中的佛教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著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
生活中的佛教学佛修行万善同归——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永明延寿(904—975)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他精通三藏、著作甚丰,不但是禅宗中很有名的祖师,又是禅净合一的..
生活中的佛教绍琦大师的念佛禅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提要本文在简单介绍楚山禅师的师承以及生平之后,着重说明禅师的“念佛禅”及其对后世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全文分四个部分:一..
生活中的佛教圆瑛大师的“三求”与契时契机提要本文通过介绍圆瑛大师的简历,来说明大师由禅入净的修行过程。大师所创导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三求,是契机、契理自他..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天台智者大师说宋四明沙门知礼述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一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二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三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四观无量..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魏德东方东美先生说:“假使你讲唯识而执着识,认为识是真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思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注:《华严宗哲学》上册,黎明..
论佛教唯识学的对象理论魏德东唯识学是大乘佛教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整个佛教体系中最具哲学性的学派。唯识思想的独特之处,就是它的对象理论。唯识家从自我意识出发,..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义[北京]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4期55-64页--------------------------------------------------------------------------------【作者简介】魏德东..
2001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论唯识学的修行次第与内容──一个时代主题的回应魏德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提要修行问题可能是当代汉传佛教面临的最重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