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也禅师慈悲的眼泪有一次空也禅师出外弘法时,经过一条山路,突然窜出很多土匪,拿着刀剑向他索取买路钱。空也禅师看了以后,不觉掉下眼泪,土匪一看空也禅师落泪,哈哈大..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法华经》(普门品)、《心经》、《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楞严经》卷六、《旧译华严经》..
大梅法常禅师参马祖时,听到马祖说即心是佛,就领会这一道理,知道原来自己的心就是佛。当时马祖在江西,法常就跑到浙江的四明大梅山住茅蓬,相信自己的心,一点妄想都没有..
高僧观因缘:现代某作家已经转世成狗吴女士自从不久前在悟缘大和尚座下皈依三宝以来,身心调柔,感觉良好。这天,她特意把爱犬姗姗带来寺院,想请悟缘大和尚也为其进行三皈..
提起南岳衡山,你想到的什么?除了衡山的自然风光,你是否注意到那里的人文景观?南岳衡山是南禅的发祥地,这里古刹众多,高僧辈出……巍巍南岳衡山,层峦迭翠,草木峥嵘。..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磨从西天来,惟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
马祖道一,是中国佛教的著名人物,他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爷,也是佛教禅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他的改造下,佛教的禅道形成了新局面..
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文言句义之能述乎。然众圣歌咏。往哲诠量。非不洞明。为物故耳。是以千途异说。随顺机宜。无不指归一法而已。故般若唯言无二。法华但说一乘..
第一章:大师家系止观明静,前所未闻。故智者大师把它作为定慧兼弘,发心修行之纲要,并以五时六教,判释一代圣宗,以十乘三观,昭示人们直达圣境。大师创立的天台宗,令吾..
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试逃离痛苦;第三,它忽视追求愉悦的危险。一味追逐感官享受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深入观察曾经渴求的对象,就能..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瞥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如来禅,离生禅想,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二佛,指心是佛,..
在佛教的称谓中,名僧、高僧、大师、法师这两对名称是有区别的。名僧是指有名的僧人,梁宝唱曾撰《名僧传》,记录当时名僧的事迹。后来梁慧皎又编《高僧传》强调德行高超的..
1.坐禅注:a──刚开始就开示ab──以后再加上a深呼吸数次,呼出时放松身体观想清明而平静的光由上方洒下(a1)ab光从头至脚流注全身光一面流注,一面变得越来越光明。光一面..
行禅行禅通常在坐禅之前,与坐禅交替修习。行禅可以达成许多目的,也有不同的方式。1.快速行禅快速行禅比正常的速度快些,有时可以非常快,接近跑步。你从总体上觉知足部的..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但我国唐代的宫廷茶道却早已失传。为弘扬祖国灿烂的古代茶文化,为当今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实有恢复唐代宫廷茶道的构想,我们紧密配合,于19..
中国古代,茶与佛教关系极为密切,不少高僧均通晓茶事。唐代诗僧皎然就是其一,他写过不少茶诗,其中论及茶效有一篇名为《饮茶歌消崔石使君》,诗中曰:越人遗我剡溪茗,采..
唐代前期,茶业还没有多大发展,茶利也不显著,所以官府对茶也没有课税和形成什么固定的政策。中唐以后,随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空前发展,不但在茶叶文化或饮茶习俗上有不少发..
常伯熊吸取了陆羽着的《茶经》的精华,又在从事煎茶活动过程中对各方面都广为润色,使煎茶活动富含艺术情趣和文化品味,富于观赏性和艺术美感,这就是风雅类茶道。广为润色..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后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用当中。中国古代有多少祖师,一个字不识都成了大祖师啊!我昨天看到福建鼓山那个月刊,讲到民国初年古月禅师,虚老在..
【原文】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西方而愿往,得毋乖于无生之义乎。答: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生为无生者,断见之所惑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
虚云禅师,汉族,1840年出生,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1959年示寂。十九岁出..
要做本色真正道流,直须受得勤劳,甘得淡薄,耐得岁寒,守得贫苦,当得重务,忘得名利,弃得恩爱,持得戒律,做得工夫,了得生死,参得禅道,会得佛法。这许多事业一肩荷负..
承问: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此则不难。若能念念了达目前生灭,凡起一念,凡灭一念,俱要了知,则生死不待预期,自然瞒不得矣。故古人有言:死时应尽终须尽,坐脱立亡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