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总感觉是生活的..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
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烦恼少一点,智慧多一点,觉照多一点;也就是要练习怎么向内看,而不是向外看;如何管好自己,而不是去管他人。修行不..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关注你的心,除此别无他事。你的父母,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你的朋友同事,你周围的一切人,都只是帮你修行的“角色”,或是让你看清自己的“镜子”..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非圣。这三个题目,把你们用功的程式,一概包尽;任你工夫用到甚么样,不出此三种。极生的工夫,大家都可见到:念佛..
修行,修的就是这颗心,心调柔了,一切就完美了,心清净了,周围无一不是菩萨。一念苦,一念乐,一念得,一念失,胡思乱想,心乱如麻,欲望太多,是我们烦恼痛苦的根源,一..
弟子跟着师父进城化缘。进城后车水马龙好不繁荣,弟子说:“师父,今天我们肯定能化到不少东西。”师父不语。弟子刚说完,有人狠狠地从店内扔出一个玻璃酒瓶,碎了一地。师..
空中,落叶飘零;眼前,秋风凝霜。一位秀才问禅师:“此情此景,人生当作何感悟?”禅师淡淡说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诚然,花开花落自有规律不受人左右。而人无法..
大家看过《影尘回忆录》就知道,有位朱子桥老将军,他过去做过黑龙江的将军,到了民国年间,他只当赈济委员会委员长,这个是做慈善事业的。他化缘是硬化。怎么硬化?他的老..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分别的差别相貌,作一个品类的说明。这个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蕅益大师曾经用一句话,来加以形容我们的计度分别:第六..
当今时代的人都很忙,这个谁都理解,但是,父母生病时,确实应该好好照顾。我们想想,还有什么人会比父母重要?还有什么事会比父母生病了这件事重要?我们不去照顾父母,借..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无动于衷并会寻求出离之道。出离心是来自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如实知道事物和爱恨的本质,无动于衷,指我们不再执著,从..
要时时注意照顾你的身、口、意三业。为什么对每一位受三皈依的弟子,我一再嘱咐他们:“你睡觉前,要念十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早上醒来,一睁眼睛,什么都没干,..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么多人闻法开解,很快地证到罗汉果位,而他是高贵族姓..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带着嗔恨心在吃。吃饭原始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为了我们的色身得以维持。但很多人吃饭早已超过这个界限,有时为了贪图..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境界,会遇到很多的障碍。你真正入门,真正进入修道以后,会有很多感应、征相和梦境,不要在乎,不要执着,这都很正常。比如我们出发要去..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
把眼睛收起来!眼睛像老鼠一样骨碌骨碌转地,只管跑到外面去玩好好的禅堂不好好坐香,一天到晚这么散乱,这么散乱怎么能用得上功呢?也不晓得参话头,就是你读书也没有办法..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而是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修心的地方。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
不敢妄语,善良的人一定生活如意、人生幸福!也不敢苟同,善良的人一定命运华丽、岁月静好。只是觉得:每一个生命与每一种信仰之间,总有一个绝对的契合点,那就是的灵魂深..
一般来说,修行的法门有很多!或者习禅,或者习净土,或者读诵大乘,一天要定时、定课、定量;要坚持不断,一天也不能断。用个十年八年你就能明了。就像一样东西落满了尘垢..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压力太大,想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禅师给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著前方一条坎坷的石路说:“当你向前..
释迦佛好慈悲,这里也讲那里也讲,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哎呀,那么多法门!他为什么讲这么多法门呢?因为我们有八万四千毛病,有八万四千妄想。佛当初是不肯讲话的,他要马上入..
《华严经》里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这个信字非常要紧!但信了以后,必须要起步,要起行;你不起行,只种善因,不能证道。那么怎么行呢?这行不是叫你东..
命终的过程人人都要经过的,谁也免不了。我们经常说出了家有什么好处?在这个生死关头上,出家人就好得多,第一个,和尚死了不用请和尚来给他做佛事,第二和尚死了也绝不会..
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吸气,出息就是呼气,一呼一吸,这叫正观察。出入息要数数,数故,随故,止故,观故,转故,净故,叫数。就是数息观。观数字,数随止,..
我今天就讲一个字横,横就是不顺当,我们怎么把横顺当起来?修地藏法门,依地藏菩萨所教导的。这很简单,不是有现成供的香华吗?不一定买两盆花才算是供养,用人家供养来的..
我们能够进入佛法的大门,是因为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些过人的品质,这些品质都是有所偏向的。而佛陀具足了智慧、慈悲,也具足了力量。佛法的根本是清净,我们凡夫相对来讲不..
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放下诵读得滚瓜烂熟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的修行境界;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之谈,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