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不同的法师讲法都提到佛教是高深的科学,佛陀不是神,而是觉悟了的人,拥有着至高的智慧,是引导众生觉悟的导师。但是人们又经常说佛法无..
此则与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个地方有人就问,说我是业障凡夫,弥陀是万德庄严,为什么我这个业障..
问:弟子在道场做义工,每天早晨一起床,心中都会生起很多恶念,且在精神专注或是在看见佛菩萨圣像时,心中也会经常起恶念,请问应如何对治?答:这个原因,就是阿赖耶识里..
佛教认为算命是外道,不提倡这一套,但是社会上有些算命的人算得很准,于是有人有种宿命论思想,生活态度变得很消极。我的一位朋友,她与男友本来相处非常好,很相爱,但后..
问:为什么大家很注重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修法?是不是由于月轮的变化,会有较大的加持力?尤其藏密中根据时轮金刚去推断月圆的具体时辰,然后让大家修法读经。答:1、..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若断而未尽,则尚不能了。况完全未断者乎。唯念佛法门,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无一不住..
什么叫做‘福’,福是祸的相反。什么叫做祸呢?祸是灾殃、是祸患。按说,人生世间,没有灾殃祸患就是福,无奈人在福中不知福,并不以为没有灾殃祸患的平安日子就是福,而是..
思考题1、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应具足哪几个要素?各自起到什么作用?请一一说明。2、有些人认为:“佛法自学就可以,没必要去依止善知识。”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你是..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那拿宝剑干什么呢?这是形象的表示智慧,这个宝剑是代..
有人认为,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经火化而烧出来的结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印光大师文钞》中开示:舍利是梵语,译为“身骨”,是修行人修戒、定、慧所成,非炼精、气、神所..
佛教发源于印度,兴起发展鼎盛在中国,有很多元素已是中国化,本土化,而被世界佛教认可。特别提到,佛教传入中国后,也不知从何时、何朝代开始,用到了钟这一法器。钟,己..
学佛人的人我是非——实际上很多佛教的寺院、机构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这也是末法众生的一个特点: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这是非来自什么?实际上就是来自于我执。你有你的想法..
【俱舍论颂疏讲记-世间品第三】从此第二,明下见上天。论云:于下天处生,升见上不?颂曰:离通力依他下无升见上。释曰: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从本处,升夜摩天。或复依..
弘一法师说:《地藏本愿经》中,备陈地藏菩萨宿世孝母之因缘,故古德称《地藏经》为『佛门之孝经』,良有以也。凡我同仁,常应读诵《地藏本院经》,以副《观经》(《观无量..
三宝是佛、法、僧的总称,缺一不可。三宝就像三条腿的香炉一样,缺一个就不会平衡,所以三宝必须圆满具足。“佛”,是梵语“佛陀耶(buddha)”的简称,指证悟宇宙真理的觉..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均以五戒为基础。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根据佛教这五条戒律去修行,..
这题目也很大,我们平常说的很多方面都讲到怎样学佛。学佛还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是佛教正确知见的树立。你首先要明白佛法与迷信有什么不同?佛法与邪教有什么不..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听从徐福的挑唆,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求仙访神、登高封..
问:为什么福有尽头,苦无尽?只听说过“享尽清福”没有听说过“享尽清苦”。感恩法师!答: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也很有意思。福有尽头,苦无尽头。什么叫做福,我觉得这个福..
佛教对神通、异能看法如何?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
天王殿的建筑功能属于门殿。所谓『门殿』,简单说来,就是殿的造型,门的功能。辽宋之前的佛寺基本没有天王殿的设置,现今有的多为后世所建。在辽宋之前,佛寺规模繁盛,一..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子是魔王眷属,完全不是佛法乎!今之此种,到处皆是,而无目之人,如蝇逐臭,乐不可支,亦只可随他去了,因彼势盛人众..
我们学佛后的女人,应该如何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做一个合格的居士。常听人说女人是五漏之身,因为女人自身所具的劣根性,故常被人轻贱,乃至自轻自贱。孔子说:“唯女..
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庙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的供养。护法护法,你..
问: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得太夸大?答:在《未曾有说因缘经》中,佛说:“母子恩爱,欢乐须臾,死堕地狱,母之与子,各不相知,窈窈冥冥,永..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第二,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而自己依然迷执事境为真,贪求不..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就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
1.修行的心态要注意什么?答:修行不是找麻烦,而是要提升自己,我要帮助别人,所以就要不断的进步,要有这样的心态。我记得刚开始出来上班的时候,有一位总经理跟我说:「..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著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
1.若闻讥讽心能堪忍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何厉害,坚决忍受,要把这些看成是我们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之举。忍辱是美德,在六度中,菩萨常常要做的是忍辱波罗密,不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