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基础的。“无常”与“无我”指出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存在,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无..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九、般若智慧与无我之实践关于无我,已在前面第二节「诸法无我」中解说,但那是以理论为主而观察无我的问题,理论上的无我,是一切万物无有..
从无我到真我自我感的消融或体验到人生的无我本质,只是灵性生活的一面。正如我在本章一开始所说的,灵性生活有两个并行的任务,一个是发现无我,另一个是发展健康的自我感..
冥想:我是谁?许多灵性传统促使人觉醒的主要做法,就是不断自问:“我是谁?”或是以不同的方式询问,如‘拥有这副身体的是谁”。许多老师如马哈希和中国、日本的伟大禅师..
真我的独特表现要唤醒佛性,还需要了解自我的另一面:实践个人天命的需求。这种发现是很基本的任务,对西方人而言更是如此。传统佛教故事常谈到个人可能立下重大的誓言,愿..
本自具足的真我当自我的发展逐渐成长,心愈来愈少纠结,就能开始发现与自我有关的深层真理:我们不需要改善自己,只要放下让心受到阻碍的障碍物。心不再因恋惧、愤怒、执著..
自我发展的过程修行如何能帮助我们发展健康又完满的自我感呢?我们如何能达到真我?这个历程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了解。正如西方心理学的描述,最初的自我感或正向的自我..
第14章我是谁:无我或真我灵性生活有两个并行的任务:一个是发现无我,另一个是发展健康的自我感。表面上两者互相矛盾,但两者都必须实现,我们才能觉醒。灵性修行必然会使..
关于无我的误解关于无我和空性的错误观念到处充斥,这些混淆的观念会破坏真正的灵性发展。有些人相信他们能通过努力,去除以自己为中心的自我,而达到无我,有人误以为空性..
乾隆二十七年彻悟大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而感悟幻质非坚,世事无常,由此而立出世志。待病痊愈,遂即往投房山县三圣庵荣池老和尚披剃出家。次年,隆一法师于香界寺宣讲《圆..
如何才能体证到「无我」?体证「无我」,已经是来到见法最深的地方,不是见到佛性、自性就解决了,不是这样的。要真的体悟到「无我」,而且要做到「无我」,你就会像诸佛菩..
用“无我”化解“嗔恨心”一个幼儿园的老师让班上的孩子们玩一个游戏:每人从家里带一个塑料袋,里面装上写着自己最讨厌的人名字的土豆,讨厌的人越多,袋子里土豆的数量也..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净空法师:苦,空,无我,五常,声声佛号念念觉,才能和弥陀感通上。
无常、无我,大悲、大愿——佛指舍利的启发释昭慧迎请中国陜西法门寺佛指舍利,这是台湾佛教界的一大盛事。就佛教徒而言,它是可资缅念圣德的一点具象依凭;就非佛教徒而言..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经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普门品讲记(4)-诸法无我(二)、无常故苦古人依『无常、苦、无我』,立为三解脱门,南传佛教亦称此为三法印,由此可知其重要性!无常前面已说过,现在来谈苦。苦是依无常而..
佛法的基本知识第三章观察法义谈正见回顾第一章,曾经谈到佛陀但为涅槃而说法,不为余事,故佛陀一生所说种种法要,都无非是导向涅槃的方便。所谓涅槃,是生死的解脱层面。..
“无常”与“无我”的人生三题之1——(燕)修营往返几千回,巢燕虽巧无深见;养子身坏不知疲,顾家口为衔泥烂。恳力忧家过于人,为儿心甘颜衰变;秋来巢空无义忙,此言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