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恶见是什么意思


(一)身见(萨迦耶见),(二)边见(执常,执断之见),(三)邪见(谤因果,坏善事),(四)见取见(非果计果),(五)戒禁取见(非因计因)。

五见又名五恶见,是障碍成就佛道的五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即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何谓身见?就是执著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有。

何谓边见?是偏于一边的恶见。譬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投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投胎转世仍是猪马牛羊,这就叫做常见。又譬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一切都归于无;人死如灯灭,这叫做断见。这种执断执常的错误见解,都偏一边,故名边见。

何谓邪见?就是邪而不正的见解,如谤无因果,有轮回生死却言无轮回生死,坏诸善事等。

何谓见取见?见取见之见即是指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不舍,对上面所叙述三种不正见,执以为是,名见取见。

何谓戒禁取见?就是执行或受持邪戒,错认以为是正戒。譬如有人持牛戒、狗戒等,以为是生天之因,又有一般人涂灰断食,错认以为是涅盘之道。

有心学佛成佛就应断除五见,行持如来正戒,安住实相中道,而成就无上菩提。

净空法师:一边念佛一边冒出恶念,压都压不住,会背因果吗?

你以为你做的微不足道的恶事就能逃过天道轮回吗?因果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说说善知识和恶友◎陈亦新:按您的意思,外魔以及魔制造出的种种障碍都是不存在的?●雪漠:外魔源于心魔。没有心魔,外魔是很难障碍你的。人真正的障碍是恶友,恶友会把他..

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曾经发过菩提心又忘了、失去这个菩提心呢?释迦牟尼佛法华会上的这些弟子,都是在尘点劫前大通智胜如来座下已经发过菩提心的人,都退转,在声闻位。那这..

分别心是万恶之源人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执著于“我”而产生的。人间所有的纷争都源于分别心。因为了分别心,才有了贪婪,有了仇恨,有了愚痴,进而也有了战争,有了屠杀,..

擦亮双眼,远离恶友如何分辨恶友与真正的心灵导师呢?能让你减少和息灭贪婪、无知、仇恨等烦恼,并让你心中的爱一天比一天丰盈的人,便是真正的心灵导师,他能引导你走向快..

恶学说是滋生罪恶的土壤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伟大,不能仅仅以群体或国家来衡量,而应以人类为参照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为人类带来了好处。当然,还可以众生、地球、宇宙为参照..

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现在的问题是,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心灵,而控制信息的媒体,又不去宣扬一种善的精神,引导一种善的取向,而是毫无原则地迎合着社会需要,放..

信仰的“魔桶”与破执●雪漠最近,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念佛往生”的误区》。此文一出,就被凤凰网华人佛教“观点”栏目推荐,引起反响。但是,对于文中观点,读者们各..

前段时间我收到一封信,是来自深圳的一位保安。他做过很多职业,之前是从农村到深圳去打工的。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五毒俱全。生活压力很大,今年也有三十多岁了,成家了..

贪是诸恶之源五为贪欲结,由执而生心。妄心重重障,蜂落蛛网中。人们对贪婪的认识往往比较片面,他们常以为只有贪财,才称得上贪婪,其实贪欲的对象非常多。什么叫贪呢?佛..

对岸的恶犬离一切妄执,坚定于法性。由观诸腐散,畏惧随之生。三界皆会坏,恐惧生自心。由此发警觉,观诸物危境。妄执的本义是妄心和执著,一切违背缘起性空的观点与解读都..

因果有轮回!好人活千年!杀孽太多终有恶果!

善恶结果,因果都会在你身上轮回,善良点总归是好的

对治恶人《增一阿含经》200经:有一天清晨,佛陀与阿难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迦兰陀竹园托钵乞食,这个时候,提婆达多也进入城中乞食。佛陀在巷到转角处看到了提婆达多,就..

佛陀告诉你妄语谎话的恶果摘自卢志丹居士《佛法就是活法》佛陀说法在《宝女所问经》中,佛陀说:口寂然,护于言语,所说无缺,口辞真谛。在于独处,若大众中,言常至诚。不..

小恶不可轻《杂阿含经》一三三五经白话:佛陀居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僧团中有一比丘罹患眼疾,有人建议这位比丘可以用鼻子嗅闻红莲花的香气,眼疾很快就会痊愈。..

最容易招致贫穷的恶业摘自卢志丹居士《佛法就是活法》佛陀说法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说: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

十恶业报《增一阿含经》四一九、四二八经白话: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点孤独园时,教导比丘们:「由身口意所造作的十种恶行,会致使外财衰耗,何况是内心的善法。这十种恶业就是..

导致贫穷的第一恶因摘自卢志丹居士《佛说舍得》隋朝时,代州(在今山西省)的赵良相,家产巨万。他有两个儿子,老大赵孟,老二赵盈。赵孟软弱,赵盈强悍。其父赵良相在临终的..

贪得无厌,入三恶道——摘自卢志丹居士《佛说舍得》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摩竭陀国的灵鹫山,为众子们言说法要。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率领了许多大臣来到灵鹫山上,合掌..

等念冤亲,不憎恶人——节选自卢志丹居士《佛法就是活法》佛陀说法在《八大人觉经》中,释迦牟尼佛说: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

远离恶友少烦恼——节选自卢志丹居士《日常生活中的佛心》佛教称有修行、有智慧的人为“善知识”,相对善知识,就是“恶知识”,也谓之“恶友”。佛家认为不是说面目凶恶、..

慧能的劝善止恶伦理思想试析杨曾文内容提要:据敦煌本、元·宗宝本《六祖坛经》,对慧能在传授“识心见性”和“无念为宗”禅法的过程中,倡导信众进行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