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四十九年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的目的都是让我们了生脱死,从生死的苦海登上彼岸。彼岸是什么?彼岸就是不生不死,就是涅槃。涅槃是什么?涅槃是清净、光明、快乐。涅..
我们谈发心,那是很大的话。发心建立佛法要历经磨难,不可能天天都是顺境,天天别人跟你唱赞歌,那实在是太天真了。有困难,有问题,你能否承担,能否给别人、给团体带来作..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
对于六祖慧能法师来说,般若部的《金刚经》就是最殊胜的法门对于观世音菩萨来说,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就是最殊胜的法门而释迦摩尼佛,本就是古佛再来示现成佛,教导一..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因为他贪爱心、财色心始终断不了..
佛法不是出世间法吗?为何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具足出世间之功德者,人人都会生起羡慕之心并加以赞叹。那么这种功德又是如何生起的呢?作为修行者,我们只有得..
有时候觉得,人只要一直做善事就行了,花大量时间学习精通佛法是否有必要?为什么说一切都是痛苦呢?任何事情始终持续下去都会越来越痛苦。这段话的道理,可能宗大师在中观..
我认为,学习因明的首要目标是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生起不共的信心。这种不共的信心,应该是通过理证的渠道在自相续当中引生,直至最终产生不可退转的定解。学习因明,就具有这..
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定尚未树立正信。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
我们的生命中慈悲、智慧、力量,这三种力要平衡,不可以偏废任何一个,想达到三力平衡,在因地发愿的时候就要平衡三力。所谓舍心,就是“愿诸众生远离亲疏爱憎,住平等舍”..
在讨论佛法能带给你什么之前,小莫想问问,你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可千万别说是没有缘由的,学佛务必讲求目的,因为只有明了目的,才能发菩提心。正如当年释迦牟尼放弃继承..
佛陀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无一法即是如来。佛陀讲八万四千法门,流传于世的不多,八万四千法门,修佛诵经,持咒念佛,参禅六度法门学说不同,现今中国大概是八个宗派,..
我有一个学生,对西方科学有一些研究,他非常喜欢将佛法中的术语用西方的术语来解释。他说我们所说的佛性,就是西方科学的信息;我们所言的智慧,就是西方科学的程序,类似..
有居士问如果我们用修持佛法后得到的神通来吸引他人信佛,是否正确?其实,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播佛法,首先要看发心,其次还要具备无上的证悟。传播方式的正确或不正确是由..
因为我们凡夫本来就是迷惑、错乱、颠倒的,不管怎么思考还是无法超越迷惑的思想范畴。所以光靠逻辑推理,研究思考佛法而不重视实修,最后仍然是无法获得证悟的。但如果特别..
暇满人身除了不转生于八无瑕,十圆满也是在必要的范畴内,主要包括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自圆满,指的是我们个人方面具有五种圆满——所依圆满、环境圆满、根德圆满、意..
我们对于今生今世的认识是错误的我们以为获得更多的财富、得到更丰富的物质,今生就会幸福,就会快乐。如果我们的生命仅仅是这一生的时间,那我们可以花费今生的精力去追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既有智慧,又有善巧的方式来努力将佛法融入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越是学佛人越要关怀别人,越是学佛人就越要负好责任,带着佛法的加持来令周围温暖。最起码..
佛法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意思?“无我”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指外道所执的“实我”及凡夫所妄计之“我”是空无的;为三法印之一。佛教认为,世间万象包括人皆由因缘和合而..
内修自己的心,外修师法友环境。自己这一方面,要发大愿、严持戒律、广行善法;同时要与师法友团队结善缘、造重业、共业。生命的走向,是由业决定的。心生,种种法生。妄想..
什么是佛法?「佛」是圆满的智慧觉悟,「法」代表宇宙万事万法。「佛法」两个字连起来,即是无尽的智慧觉悟,觉了宇宙人生万事万物。中国人常讲「佛法无边」,确实如此:能..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团体──家庭、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皆得安宁,盖人类都欲得生存安宁而进步。然此必须人与人共..
比起为做功德而偶尔吃素,天天吃素更有福报。我隔壁家陈伯伯今年七十好几,退休之后一直以素食为主,退休前,做的是木工,体力活。身边酒肉朋友很多,长年积累的生活恶疾,..
有人说大千世界,这般红尘便是我们的道场!其实,殊不知佛法本是种活法,生活亦是种修行!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出现,..
我认为,大乘佛法教育的所有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感恩报恩—感恩天下之众生,报恩至生生世世。受过大乘教育的人跟一般世间人相比,在智慧和大悲两个方面远远超胜。在智..
学佛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要指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有些人就像口渴时喝水一样,学佛后马上会有不同的感觉,但不一定所有人都如此。只有通过长期熏习,依靠潜移默化的..
佛教文化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一种,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喜欢佛学,但其中很多人,只是通过阅读经论、书本,以及查阅网络上的资讯,然后自己去修行。太桥旦曾堪布认为,虽..
共修就是大家一起做功德,许多人一起修善根,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了一起发愿,所有的功德就在一起,大众互相交流佛法,一起交流修行的心得,这样才会精进。共修期间..
四圣谛与缘起、三法印是构成佛教教义的三大纲领;缘起论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缘起,而三法印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四圣谛则是缘起论的具体型态,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