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 经书

很多人愿意发心印经,但是在印经的过程当中,会加上自己的东西,其他人得到这种书以后,把他加上的内容,也当成了佛经。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以前我在普照寺的时候,碰到一个..

古人经书难得,求法之心特别坚固。且看唐三藏玄奘法师的出家因缘,他十三岁时很想出家,当时整个中国度僧只有二十七人,要考核方录取。因他年纪尚轻未够条件,只好徘徊在考..

1、释迦牟尼佛他一生说的这个法,谁教他的?无师自通,没人教他,他没有老师。他虽然参学十二年,印度所有宗教他都学过,所有学派他都接触过,但是他没有用上一句,他所说的..

宜兰有一位年老菩萨,每天都念佛十万声,她很简单,只念佛,因为她不识字,其他的什么诵经都不会。老菩萨原来是一般民间信仰,每年会跟著人家搭游览车,到台湾岛绕一圈去拜..

抄写经文的意义在于将心沉淀、集中意志,并做功德回向,但各部经典的意义不同,例如《阿弥陀佛经》,适合将功德回向给亡者亲人;而《药师经》则是给患有病痛者。诸供养中,..

经常有学佛的师兄问,经书任意放在床上看有什么因果?答:会让我们的智慧损缺,因为你不恭敬。经书,这个法宝属于法身佛,如同侍佛一样要顶戴受,要放在头上的,有些人随便..

弟子刚学佛不久,接触了《六祖坛经》,才知道原来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无凡无圣、不生不灭。弟子烦恼习气重,不知应从何处学起或做起,恳请老法师开示,从哪本经书学起?答:..

首先,经书是法宝,是无比清净之物,我们应像供奉佛像般恭敬,不可随意摆放或乱扔,更不可枕在枕头下,应将其放置在屋里的清洁高处即可。《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

学佛的人做任何事,也不能违背佛法要求的处世为人原则,即佛门道德原则。大乘佛教追求的善德的最高原则,是一切为利乐众生著想,为众生的利益无私奉献。无论从事任何职业,..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法即是佛身,若供养法,即供养佛。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读诵佛..

2月14日清晨金刚七句共修时,上师希阿荣博堪布仁波切为大家做了开示,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微信、微博等头像设置的问题。很多道友非常关注,来信询问,我们现将根据上师开示..

经文字字皆血泪,焉敢将经容易看!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这个常住,就是是寺院。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什么东西呢?饮食,吃的东西;财物,常住的财物。所以没出家的人在庙上住,一定要给供养的。你没有给供养,譬如住了..

所谓有一份恭敬,即得一份利益;有十分恭敬,即得十分利益迎请法宝者,须生大恭敬心、感恩心,作难遭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恭请.佛经非藏品,若束之高阁,而不使其流通,则恐..

礼佛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礼法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无论是哪一部,我们应该看着这一切经典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看着这一切经典比任何珍宝更重要。《..

给寻找答案的人心灵的安顿和自由是人人渴望的,但是,我们在追求这安顿和自由的过程中,往往被自身的矛盾所限制。缺乏对自己的了解,令我们总是处在困惑和痛苦之中。有人说..

问:汉地一些丧葬习俗,比如迅速处理尸体、哭丧、杀生宴客等,往往会给亡人的转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有一位福报足够大的老人,在死后极短时间内有幸被上师超度到极乐..

问:所有人都需要面对死亡,包括亲友的死亡和我们自己的死亡。对于世俗的人来讲,死亡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情,大家一般都避免谈论它,但是在藏传佛教里对此却有很多探讨、研..

问:我妈妈得了癌症,已快走到生命的终点,我非常想学一些临终引导的方法,却不知从何学起,衷心祈请您开示。答:劝你母亲持诵阿弥陀佛圣号,一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你也要..

内容简介自从《次第花开》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了解希阿荣博堪布,并通过短信、微博、邮件等方式向堪布提出各种在生活及佛法修行上的疑问,希望得到指导。这些问题..

问:现在很多人为家里的亡人请僧人作法事,开销不算小,请问这样做真的对亡者有利益吗?或者只是一种民间信仰的心理安慰,觉得这样做了之后算是给亡者和自己一个交代,心里..

问: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如何起到断恶行善的警示?答:严格说来,因果都是跨越时空的,因与果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点上。时空的间隔有长短远近之分,而这长短..

问: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答:在问“佛法能给我什么”之前,应该先问自己:“我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人们的出发点各不..

问:佛教作为从印度传过来的宗教,和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是不是有冲突?比如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佛教出家人自然就不能结婚生子,这个矛盾该如何解释?答:是不是真..

问:关于临终诀窍,《修心七要》里说:“虽然平时我们对任何罪过都要有后悔心与恐惧心,但在临终时,却不能对以前造过的罪过有后悔与恐惧之情。”这和临终时至心忏悔有什么..

问:现在的社会,往往是狭隘极端的意见容易博取掌声,反倒客观、冷静的观点少人问津,好像正确的见地不再受到关心,在这个哗众取宠的时代里,学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这个..

恭敬经书之学处益西彭措堪布讲授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三)一、真实义虽于正法四句以上应离不敬,又应断除一切不敬,谓抵押经卷,贸为货物,置秃土地[秃土地:没有生..

v三大经王说的都是改造自己这颗心好好照看你的心念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本源总在心却笑早年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所以照看好自己的心便是良知凭良知做人行事立正念、行正..

洛阳历史文化保护协会于今日开始举办免费送抄经本活动,9·9公益日再度来袭,让我们携手天天佛一起“为爱翻倍”!能被人悄悄地爱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悄悄地以举手之劳..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