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对上师有质疑,是不是就是信心不够?释迦牟尼佛曾说:「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唯敬。」意思是,你不要因为你尊敬我,就承认我所说的话,你要自己..
金刚乘在四皈依中——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将上师放在首位。为什么上师如此重要?因为上师总摄三宝、三根本、三身于一体;上师是过去佛的幻化,未来佛的根源,..
希阿荣博堪布(资料图)佛法原本就不是笼统僵化的说教,也不该是仅限于学者、专业人士在小范围内研究、实践的高深学问和专门技术。佛法中最幽深的理论,也是与我们当下的身心..
定中一二次见佛,乃修行人常事,不足以此骄人世间资具,必不能圆满,若希冀圆满,即魔业。善行心不趣入者,谓于善行,亦勉强能作,但存苟且偷安之心,以能逃避不作为幸。“..
能海上师德相(资料图)凡遇障缘,皆是福薄,以福薄则作事难成故。写经读经消灭者,是藉法力。如后藏女人,常三五成群,念过街经,在人家门外坐下,主人或有所祈求,布施以两..
先把入定感觉讲一遍:当感觉到身体逐渐、逐渐消失;接着感到自己的呼吸逐渐由粗变细了;接下来感觉到自己的念头逐渐、逐渐减少,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即是进入定中了。修行人..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资料图)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临死其身受重苦受。不善心死的人,“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
僧团应该共同遵守的六条原则(资料图)和合,就是团结的意思。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徒,共同团结起来,组织成一个有典次有精神的僧团,共同卫护三宝,使三宝久住于世,无论出家..
问:有时候跟上师在一起,或是听法时反而会无缘无故起烦恼,这种情况应离开上师吗?索达吉堪布:《札嘎山法》里面讲得很清楚,有时候外魔故意对你造违缘,让你离开上师,好..
何为亲近之德?(资料图)所亲近之德。所亲近指善知识言,所亲近之德,即善知识所具之德。此择师法为弥勒菩萨所说,见《庄严经论》。善知识所具之德大约有十种。一、调伏:与..
如何正确理解“十二缘起与三法印”?(资料图)一佛以般若的眼光来观察这个宇宙。他就看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缘因而假合——各式各样因缘的凑合。凡是假合出来的东西,它本身..
阿底峡尊者(资料图)阿底峡尊者说:“如果身口意全部能真诚投入到为上师服务方面去的话,就不需要另外寻找观修法。”学人要像爱护生命那样爱护师道。万一若有失敬之处,立刻..
能海上师(资料图)海公上师这里特别强调,所谓有堪能性的有两个:一个是“耐烦”,耐烦什么?就是说你能够忍得下去;一个要“勇猛”,勇猛就是说看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要冲上..
施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资料图)热衷恒修善,或依对治兴。施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恒常以猛厉意乐去修习善法,或者以强烈对治心而修善法。依这些发心,如果对三宝福田、父..
说戒律过时是没有见道的表现(图片来源:凤凰佛教)道生律仪即无漏戒,是无漏法得到之后,同时生起的道共戒。见了道得了无漏法之后,他对三宝的信心不会被破坏了,对戒的信心..
在“莲师七句颂”之后,我们持诵十二字的“莲师心咒”。这个心咒乃是佛陀十二支法教的精髓所在。这十二个咒字能够清净十二因缘——此十二因缘使众生不断产生无明与痛苦,也..
生死轮回在我们讨论轮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前,最好先来看看佛教所说的轮回到底是指什么。佛陀在《圆觉经》中是这样解释的:“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
佛弟子们关于学佛的问题1问:家人不支持,反对我学佛怎么办?师答:那是你没有学好。学好了,家人欢喜得很!2问:那怎样是学好?师答:处处没有自己,处处理解、帮助别人。..
我们不要得少为足。有的人得了一点点修行的好处,就以为自己没有问题了。不但是得了好处,甚至于还没有得好处,就开始说大话了。我们经常举这个案例,这也是很现实的。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