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的佛弟子,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说我自学看很多经论,你不能算佛门弟子,非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得受三皈,从皈依佛开始。我们一般的从事相上说,..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自心的贪心是业感的感受与烦恼,烦恼是诸业的根本,所以贪欲是最根本的了,没有贪欲..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有信心,他又抱怨了,说:我没遇着个好师父啊!有些弟子问我,说:老法师啊,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个好师父?我说:你要..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或用头碰地,眼泪挂脸上不止,才有参禅面目。若不在本参上忙工夫,专在工夫外逞好胜,你高我低,你能我不能,如此,是..
玉琳国师的前生是个最苦恼的和尚,相貌长得相当丑,也没有人供养他,衣服破破烂烂,自己也没有文化,什么本事都没有,人人都看不起他。特别是有一个官家的女子,到寺院里打..
佛眼见无量劫事,故自古及今,无所不见,又戒人妄语,必不自妄语以诳人,又戒人有我,必不自有我以夸人,故其言诚可师法。按《楞严经》云:有十种仙,皆寿千万载,数尽复入..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因..
(有一个姑娘失恋以后到庙里来要出家,师父和她说出家要考察一年以上,你能吃苦,是真信仰,以后才能谈出家剃度。像她这样不能收。)经书上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她发心..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在六道众生一切过程当中,不达一个问题,不能明心。为什么我们求明心见性?要想证得圆满菩提,圆满菩提是不生灭的,清净的本..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不好办。我们前生也可能种了善根,今生出家了,出家得有点善根呐,虽然是有善根,也在那里用功,你疲疲沓沓的,没有踏..
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直接消灭我执,找真我。这就是真如实相观。修真如实相,必须是上上根基的人,把我执、我见一切放下。一切众生就是我执..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是什么呢?业障重了我们不会闻到这么多名号,而且是在末法最严重的时候。这个世界灾难重重的时候,正法、像法都泯灭了..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则?西方净土,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能净其心,故一切皆净,诚为唯心净土矣;论其..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果你原来有些个形相,你画什么都画不成了。我们要学《楞严经》的时候..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动行即定。我人由一念不觉,才有无明,无明只行细行,未入名色。今既复本细行,是知心源不远。初学行人,不知细行为何..
圆教和禅宗是一致的,佛说的法是对机不同,目的都是明心见性,不管是学禅、学净、学密,佛出世间的目的,就是《法华经》说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五时说法的目的就是悟入佛..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的,到哪里都会跟人家和合,能随顺人家。不过随顺要有轻重之分,如果是坏事,我们应当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随顺坏事。有什么不知道的,应..
诵经他有一个规矩的,按照这个诵经的规定呢,上来一般就是唱《炉香赞》就行了,炉香乍熱,后边呢,就是《开经偈》,不论诵什么经,就无上甚深微妙法这四句,这几句话还是唐..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不可破坏的信心。这个信心的内容,从本经的经文来观察,主要有二个:第一是对果地功德的信心,第二是对因地修行的信心..
我们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行、住、坐、卧、睡觉、乃至于吃饭。晚上休息,自己在床上都可以默念。默念时自己的耳朵听得清清楚楚。一句一句得听清楚。听..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这里没有说世间利益,而是说出世间利益。若有临命终人,他的眷属给他..
前面那品,我们讲过,人临命终的时候,不问他有罪无罪,如果在他临命终最后那一念能够念佛的名号,或者念菩萨的名号,或者念大乘经典一句一偈,不论他有罪没罪都给他销灭。..
【原文】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则决定往生,何藉善友、经教?省庵曰:是何言欤?世间小技,尚不可无师,况念佛为出生..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华会上才把他实际的事情说出来,其他的经也说了,没有法华说得明白。那么如来出世到底是什么目的呢?就是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如来出..
一串佛珠,通常由佛头,子珠,隔珠,弟子珠等物件组成。佛头代表南无阿弥陀佛,正对佛头的那颗隔珠以及周边的子珠代表清净大海众菩萨,两边的两颗隔珠分别代表观世音菩萨和..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据,以证不妄。△《观佛三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