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二大胁侍菩萨之一,代表着阿弥陀佛的慈悲。这位菩萨,按有关经典记载,是早已实成的一尊古佛。他的由本垂迹都是不可思议的。寻声救苦就表..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它跟先秦的原始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宋明理学用心性的,佛家禅宗、华严的大道理来诠..

首先是校量闻经的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

很多接触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给予他感应。比方:生意失败了,祈祷之后,情况改善了;生活不顺利,礼拜之后,顺利转好了。‘感应’有时会显现,例..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及种种作务,而不妨密忆,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如是。或若失念,数..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教育人,且不忘造福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佛教的对外交往,努力促进宗教和睦,被教界誉为佛门领袖,禅门尊..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持不杀戒的功德大乘以不杀戒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杀戒居次,厌离生死,必须断淫欲故。菩萨利生为事业,宏法是家务,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普度九法界众生,皆成..

三世所积诸善根,回向成大菩提因“三世所积诸善根,回向成大菩提因。”不管我们平日作了多少大小善行,当善行圆满时,一定要记得作功德回向。我们将诸佛菩萨所做的功德,众..

《法华经》中,世尊宣讲了三种净土: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净土、娑婆世界灵鹫山本师释迦牟尼佛净土。在佛教史上,游历过灵鹫山净土的高僧,大众所熟知的..

经常有初学佛的人问:“我现在学佛了,每天都诵经、念佛,但是仍然断不了肉食,这样诵经念佛,还有功德吗,将来能不能生极乐世界呢?”梦参长老这样诵经念佛也是有功德的,..

福报的积累,不在于多大的形式和内容,在于真正的发心。大家都认同积德行善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去积德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想要..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如果自己稍有成就,或为他人、为众生做了一些事情,就贡高傲慢,觉得自己跟不同于普通人,很了不起,不能有这种想法。首先,大部分学佛修行人都是凡夫..

功德的大小在于意念上,起心动念的清净与否从前,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印度的国王阿阇世王。他为了得到王位,杀死自己的长兄,成为皇太子。接着为了想要早一点得到王位,又把..

“佛法是真实不虚的,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过去,我曾尝试着向同事、朋友谈及佛教的一些基本常识,却每每碰壁,自省为本人的修行不够,不能感染大家。我想:我..

行布施时,付出的行为,就是在让我们放下贪爱执著的心。一旦不执著、不贪爱,便不会因贪求而产生种种烦恼。同时藉由布施还能利益比自己更需要的人,真是自利利他,修善积福..

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一切善法的来源,可以生出一切功德,因此说信心是功德之母。佛陀曾说过,没有虔诚心的人,善法白业不会成熟在他身上,犹如被火烧过的种子不..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第六讲六戒瞋恚六戒瞋恚「所以者何?」为什么呢,「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有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恚心之害处,会逼使..

曾经有一个希腊哲学家教他的弟子在三年之内,碰到任何一个侮辱他的人,就要送钱给那个人。弟子就这样旅行了三年,然后大师跟他说:「现在你可以到雅典学知识了。」弟子到了..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第六讲六戒瞋恚六戒瞋恚「亦当护口,勿出恶言」,护口就是守护口业,不出恶言,佛陀被节节支解时,行忍辱波罗密,对如此严重之境界都..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念佛时有时能看得见一些光影,有时候也能看得见圆空光,这是否算是修行的功德?师答:若要是将此立为功德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你的眼睛还没有失明,眼根..

我们常说“我佛门中方便多”,什么方便多?就是积累资粮的方便方法很多,对治烦恼的方便方法很多。一切时处,在内心具足恭敬心和信心的状态下合掌,都可积累非常大的资粮。..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第五讲四节食、五戒睡眠五戒睡眠「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惭愧者就如同有铁钩在手,可用来对治身口意之非法行为,非法即不如法,不..

供水的功德(图源:网络)供灯供水数量为七的缘起:供灯的数目不一定要固定,但七盏灯是比较传统的。供七盏灯和七杯水的缘起,是因为释迦牟尼佛降生时在地上走了七步。但如果..

很多名词一旦搞不清,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意思。甚至佛经也弄错了。比如金刚经,金刚经说,以恒河沙等的七宝去布施,是人的福德多不多。佛说,很多。但不还是不如念金刚经多。..

《药师经》的秘密(图源:网络)《药师经》的秘密在哪里,它明白地告诉你,身上的病是心理慢慢形成的。不但自己舍不得用,也不给人家用,更不肯给乞讨的人,世界上都是这样的..

念佛(图源:网络)我们现在修的这个念佛法门,是一乘了义大法,就是直接圆顿的大法,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包含了一切法。所以很多人啊,对这个弥陀名号难以生起信心。但是我..

感应道交(图源:网络)《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当我们透过权实二法的操作,成佛以后,那什么是佛呢?我们来看看迹本二门,开迹显本。迹,就是佛陀一期的..

不求感应(图源:网络)有些人比较执着于修行的感应。比如,通过持咒或观想产生了一些感应,做了些梦,有了一点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神通。就常和人说自己能看到佛和菩萨,并..

如若修行时出现了感应,那是一种警讯有些人比较执着于修行的感应。比如,通过持咒或观想产生了一些感应,做了些梦,有了一点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神通。就常和人说自己能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