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红尘

很多人心里有求法、修法的念头,但行为上一直拖延、观望,今天不行,明天;今年不行,明年、后年……始终修不了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在这样的状态中耗尽了人生..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

问:佛经中常常提到“众生颠倒”,而一般世间人又大多不理解修行人看破红尘的“疯狂”行为。该如何解释这种反差?答:正如《中观四百论》所言,四颠倒一直迷惑着众生,使他..

点一盏心灯合一掌虔诚点一盏心灯,合一掌虔诚,寻着来时的路,回到最初的家。万丈红尘深渊,出离苦痛千番,金刚不动的心如如,拨动佛珠粒粒,挂起幡幢片片,浮华一刹的身成..

心为六尘所动便难以得到解脱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

红尘中的俗世,让人心生畏怯,所以都想要找一个可以让自己心安的地方。却又还得在红尘中奔走,于是读禅礼佛。人生仿佛就此得到了一些安稳。日日都在红尘中穿梭。许多人说:..

是否你也向往寺院,向往清静合和的僧团生活,是否你在向往禅者的圆满智慧,希望能于尘世中『见自己、见天地』,以佛智慧入世修行,是否你还在红尘中孜孜前行,苦心劳体、迷..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的“五戒十善”和“八关斋戒”这两部分..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众经撰杂譬喻》。《众经撰杂譬喻》,比丘道略集鸠摩罗什译譬喻经典而成,分为上下两卷,共计四十四篇。通过今天这则故事可以知道,在赞叹他人..

人说佛门空空,凡人难以一窥它的真面貌。佛说红尘深似海,苍生难度。其实佛门无门,你我都在其中。我寻着千年的印记,将你刻画成,心底那抹最艳丽的朱砂。感受着灵魂的悸动..

很多人总觉得别人拥有而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其实,那是因为你没有和它朝夕相处,只是远远地看着,远看才为美——就像婚姻。圣严法师讲到一个年轻人,因为婚姻问题..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条,夫妻俩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里;妻子外出时,丈夫衣不蔽体,也只好待在洞里。一天,风闻佛陀..

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皆追寻着快乐,所播下的却往往是痛苦的种子,杀生、偷盗、邪淫、恶口伤人、挑拨离间、绮语、妄语、贪、嗔、痴等等,都是烦恼与痛苦的根源。比如,恶口..

乍看之下,自先解脱者似乎是违反一般人对菩萨的观感,但是,在自心尚未调伏前,就想去降伏他人的烦恼,其实是不切实际的。但若因此而认为菩萨就该放弃利益他人的话,这又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我在《青年人报》做过一段时间副刊编辑。《青年人报》思想开放,文风活跃,譬如一小片云破处的天空,常有年轻气盛的“陨石”砉然划过,留下..

一粒尘埃可以是天国、净土。当你明白你自己、一粒尘埃和所有事物是相即的时候,你将会领悟到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必须谦恭。有一句中国谚语讲:“知己无知,乃知之始。”——..

岁月长河中,生命只不过是一粒尘埃,渺小而短暂。所以,我们需要善待生命,充实生命。人生之旅,路过的就是风景,走过的就是经历。生命无论长短,都要从容走过,再伟大的事..

有一次我到慈济医院探视病患时,有位护士小姐跟过来说:「师父,您能不能再去看一位患者?她昨晚做了一个梦,醒来之后一直放不下,情绪很不好。」我说:「好呀!」那位患者..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