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师父这次来只带我们念佛,没有讲佛法。答:念佛就是佛法。念佛是弥陀对我们的慈悲救度。没有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还有什么法可以依靠呢?..
问:《往生论》里有一句:“通神者言之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凡夫无法知晓佛意?答:佛法是心法,要心心相印才能获益。昙鸾大师说:往生者,生者无生。这就很深奥了。又说..
问:我们跟随师父学习佛法,为什么师父始终强调要多念佛?答:我们一直跟着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在学习净土三经。无论是我们闻法,还是法师讲法,都是佛力的催促,佛恩所摄。..
问:有位朋友对佛教很感兴趣,但不敢皈依,怕自己守不住戒律。答:皈依和戒律是两回事。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阿弥陀佛,回心转意,改邪归正,就像小孩子依靠妈妈一样..
问:师父我经济条件不太好,不能做什么大功德,常常觉得很惭愧。答:我们信心欢喜念佛,领受弥陀的无上恩德,就是最至诚的感恩与报答。阿弥陀佛不需要我们的钱。..
问:我们念佛往生,是带旧业还是带新业?答:不论你无始劫以来的业力有多么深重,往生净土后,自然会被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斩断消除。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阿弥陀佛的威..
贵校四语,尽性学佛,尽伦学孔,道学为体,科学为用,实为学道不易之宗旨。自儒者以词章为事,遂将学道之法,变作学艺,曷胜痛惜。而今之新学,多皆捨本逐末,能如贵校之宗..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曰:会是信心具足志愿成就缓缓静心。更重教汝。好自闲静身心。一切无所攀缘。端坐正念善调气息。惩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问:现在助念成风,我以前的莲友都搞助念去了。答:平时信心没确立,临命终就抓救命稻草。如果你信心确立了,又怎么会怕死后呢?抓稻草有什么用?助念的人自己都没往生,怎..
问:法灭时,众生没有闻法的机缘,但他们看到空中的六字名号就能往生,是不是法更殊胜了?答:但有群生即有法。那时的众生恶业全部彰显,没有闻法机缘,但是佛的威神力也在..
问:我觉得念佛要从心底里念出来才好,为什么也不容易做到呢?常敏法师:我们觉得难,是因为念佛念得少。就像母子失散太久,孩子再见到母亲会有生疏的感觉。我们念佛也是这..
问:我想了脱自己的生死大事,读哪部经书比较好?答:我们应该听从释迦牟尼佛的劝导。万年佛法灭,释尊特将此《佛说无量寿经》永久留存下来。遇到此经,信此教法者,都能随..
问:陈晓旭没有往生,是不是信愿行不够?答:往生的信心是阿弥陀佛给予我们的。阿弥陀佛给予我们无上功德名号,我们领纳弥陀的恩德,往生就这样确定下来了。如果老在自身这..
慧远大师一生充满着很多感应的故事。比如我们有个出木池,慧远大师一来就感得山神给他托梦,告诉他:你不要离开庐山,就在这里建寺院很好。你不要担心建寺院的木材,我来帮..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疑而自度度他。修学佛法有二:一、理解,二、行为。以理解贯入行为之中,则能行解一致;以行为履践理解之实,则能行解..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在一个月黑之夜,出门捉蛐蛐,不知不觉来到了坟地。抬头猛然看见一位年轻女子,貌若天仙,兄弟三人大喜过望,拔腿就追..
菩萨成就八种法故,于诸佛前莲花化生:一者,乃至失命不说他过;二者,劝化众生令归三宝;三者,安置一切于菩提心;四者,梵行无染;五者,造立佛像,置莲花座;六者,忧恼..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言因果,但言为善降之百祥,为不善降之百殃,是以安命定志为诫。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圣人教人以安命,佛教人以随缘..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
【原文】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
南怀瑾先生讲述人生来不平等,人有个差别,在立足点上是平等的!
【原文】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明大学问人,弄得前功尽弃,尚且遗害累劫。若不修德,即亲身做到富有天下,贵为天子,与夫位极人臣,声势赫奕之宰辅地位..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阐述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真如门讲性空,生灭门讲缘起,一念心性在般若真空中随染净缘而生一切诸法,这是佛法的重要纲领。众生执着一切..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然又幸得闻我如来彻底悲心所..
延寿大师在常住永明寺期间,常为七众弟子授菩萨戒,日定一百零八件佛事为常课,主要是受持神咒、礼佛忏悔、诵经、坐禅、放生、说法等,每夜则经行念佛、施食鬼神,时人常听..
【原文】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知乃大权菩萨,欲佛制戒以淑后世,遂现作不如法相,以启如来立制以垂范耳。由其未明此理,唯据近..
【原文】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西方弥陀佛耶?答: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专用佛语,故能偏念阿弥陀佛。云何用佛语?释迦..
齐豫版《准提神咒》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并不十分起眼的舍利塔。这里,即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灵骨所在地。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住世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