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凤凰的日常

日常法师《学佛十三讲:人生归向》01

日常法师《学佛次第》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慧而出三界,证解脱果,这是相当花时间的修行方法,对于..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现在社会中,我们应当怎..

一、出离心虽然在世间,我们不很贪恋。既有这些缘,我们就随缘。有许多责任,夫妇之间,有夫妇的责任;父母对孩子,有父母的责任,都要尽我们的责任。现在和过去不一样。到..

佛教徒经常会以花供佛,而在佛堂亦可看到以各种花供养佛塔、佛像等。密续典籍中提到:随力备办香、花、灯、涂,而作供养。在《圣弥勒经》上记载,供千盏灯或千朵优婆罗华,..

在平日生活中,当上师从座位起身时,弟子不应该坐着,应立即站起来;上师安坐时,应该向上师问好,再观察适当时机,供养符合上师心意的用品等等。上师行走的时候,弟子如果..

(一)事先要有安排每天应做的事,应有事先的计划,否则随便地做,会犯下严重的错误。(1)只愿处理眼前问题,而眼前,手边的事是永远做不完的。(2)即使弄完了,因没有计..

问:在日常行住坐卧中,如何修皈依?索达吉堪布:我们随时随地,都要不离正知正念而观想皈依境的尊众。不管到哪里去,在行走的时候,可将皈依境观在自己右肩的虚空中,作为..

一谈到做善事,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有钱人做的,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所谓善事是由心发出,而不是以金钱多少来衡量。不论有钱没钱,只要心存善念,时时存济人利物之心,遇到别..

编者按:修行在哪里修?念经是不是修行?不是。听教是不是修行?也不是。每天念佛磕头是不是修行?也不是。那什么叫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修行人修什么?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修..

于日常生活中,面对许多不同的场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态度,使其能滋润我们已趣向菩提之心灵。这些思维的培养,佛陀曾亲自教示于显经之中,我们可以将这些祈愿文牢记并运..

问: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如何将闻思修行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顺利往生净土?索达吉堪布:学习经论后,我们的心要跟佛法相应,经中的这些道理是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悲心和智慧..

供养咒:嗡阿吽(注音:ongahong)这是最简单的供养法,但功效极大。“吽”字的力量,可以把这供品中不干净的完全去掉,化成最干净的。“阿”字的功德,把这世间不殊胜的供品..

修心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身强体健加上稳定的心,预示着更快乐的人生与美好的未来。虽然一个人可能置身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但是如果他的心平稳坚定,敌意将不会成为烦恼的..

为祈愿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安乐,一切众生共证菩提;感恩捐款捐物、出心出力的有情大众,普陀禅寺住持上隆下航大和尚携两序大众虔诚发菩提心,定于2017年3月11日至17日..

佛法原本就不是笼统僵化的说教,也不该是仅限于学者、专业人士在小范围内研究、实践的高深学问和专门技术。佛法中最幽深的理论,也是与我们当下的身心活动紧密联结的,也是..

发愿后一定要付出行动,才能真正圆满达成。依愿力付出行动的时候,叫做行菩提心,就是开始行菩萨道了。愿力很重要,一旦发了菩提心的大愿,做任何事情就是在累积很大的功德..

一个人生前自己肯念佛,肯定就有信心在里面,有愿力在里面。如果一点信心、一点愿力都没有,就算劝你,你也坚决不肯念,这都是业障。临命终时,只要你肯念佛,阿弥陀佛、观..

托马斯·杰弗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他受儿子委托给其孙儿的一封信中,提出日常生活十诫:1.今日能做的事决不要推至明日。2.自己能做的事决不要..

正知正念就是随时随地看护自己的身语意,使它们不偏离佛教的见解。佛陀当年为弟子们开示的四念处法门,是很好的修习正念的法门。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

白光长老德相十某居士,法名“梦华”,请白老为其法名题字。白老题云:梦随流水去,华枝有芬芳。后又改为:梦随流水去,华带暗香来。以前句为好,后句有点刻意求工,不若前..

修持佛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

著名人类学专家、波士顿大学人类学教授RobertWeller著名社会学学者波士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NancyAmmerman美国波士顿当地时间9月9日下午3点30分,凤凰网北美佛教交流团一行来..

据说人类能够臻至即身成佛的极致境界,但这必须经历许多过去生精进的修行,才能获得此殊胜的机缘。我们只能钦佩赞叹这些人的成就,并以他们为努力的楷模,勉励自己培养更坚..

一、身心合一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例如:1。在厨房中烧水、挑水、拣..

一、身心合一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例如:1。在厨房中烧水、挑水、拣..

修行使人快乐满足《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如何得到清净的身口意?如何得到修行的功德?智首菩萨的问题很长,主题就是菩..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