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一、智顗的前期著作与思想吴汝钧天台智顗或智者大师的哲学,是中国佛学中重要的哲学体系。其中极重要的一环,便是他的心灵..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六、观心问题吴汝钧对于心的修习,较集中的做法,在智顗的思想体系来说,便是观心。从知识论上言,观心应有所观与能观两面..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五、修心问题吴汝钧上面说到的如何说心的虚幻性和如何体会这心的虚幻性,是对心的修习方面的较具原则性也就是较抽象的做法..
七、关于三观吴汝钧从观心思想很容易发展出三观的思想来。观心是以智慧观一念凡心,其重点在一念凡心的转化方面;三观则是以智慧来观照包括心在内的诸法的三个面相,其重点..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四、心的虚幻性格吴汝钧上一节所讨论的四种心,除了第一种有漏心是凡夫的现实的一念心、未经修习的一念心外,其他如无漏心..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二、心的净妄问题与能造诸法义吴汝钧在哲学上,特别是在伦理学上,我们对于心首先会提出的问题是:心是清净的,抑是虚妄的..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西归直指》中有一个精妙深远的比喻: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死而待人弃去。未几,果有欲弃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割之..
【原文】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心净念,勿著急念。欲火消眼明,即是消火明眼之妙法。汝皈依佛法僧三宝,欲为父母求寿,当志诚念..
道信大师的生平及其禅学思想道坚研究道信大师现存主要的史料有:道宣(695—667)《续高僧传》卷二十的《道信传》,净觉(683--?)撰于712—716间的《楞伽师资记》,杜朏约撰..
藏文大藏经简介——答蓬莱海市问道坚法师蓬莱海市问:今有一事,烦请法师赐教。辽宁省朝阳县胜利乡经海寺现存有一部藏文大藏,为北京版(嵩祝寺版)。您能否介绍一下该版本的..
【原文】圆顶方袍,则知三衣,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衣,非制矣。古人谓反有罪愆,而著为成训。世人不察,僧亦不言,可叹也。予少时见昭庆戒坛受优婆塞优婆夷戒者咸着三衣,..
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大师生于陕西省郃阳县(今合阳县)赤城东村,俗姓赵,名丹桂,学名绍伊,字子任。出生六月即患眼病,几乎失明。后虽病愈,但..
一、阎浮百苦镇煎熬赖有摩提路匪遥六字洪名真法界一声凡念海全潮浊流寸寸清珠映暗室尘尘宝炬招千古东林风未坠不须方便自横超二、沈苛危笃是吾师消却从前多少痴已破百年闲活..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噫。此真念佛三昧之秘要也。盖言作佛。不言是佛。则谓佛非..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六方术治者。术事不知则远。知之则近。如治咽法。如治齿法。如捻大指治肝等(云云)。术事浅近体多..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所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是故佛说金刚戒,心地法门,乃断欲之利具,出苦之舟筏也。汝今幸闻此..
《优婆塞戒经》与《梵网经》简介王孺童《优婆塞戒经》和《梵网经》为在家佛教徒学习大乘佛教行为规范所必读的两部重要经典。《优婆塞戒经》:七卷,为北凉昙无谶译,亦名《..
对永嘉山居禅观的思考——读《永嘉集·劝友人书》不假文字,直指人心,而契释氏心印。中国的南禅自六祖慧能弘扬开去以后,其门庭光大,独擅中唐以后的丛林道场、讫赵宋犹兴..
慧远大师《三报论》讲记节录(1)(净宗初祖·慧远大师)我们简单看看慧远大师是何许人也。也许我们都了解,他是一位高僧大德——净土宗第一代祖师。那么深的层面来看,他确实..
原文: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祷鬼,徒增业障,有损无益。阁下素修净业,而且令夫人料理家事,妻贤子孝,心中了无可忧虑..
菩萨十地品简介时间:2008年01月13日地点:师范大学201演讲厅主讲:梁乃崇教授纪录:张春美整理:周雅容、汪满妹菩萨乘的修行者,修到一个程度以后就会入地,由第一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