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属,当以勤心照顾店铺为事。所言修持,随人身分。若身无有暇,则只可一心念佛,稍阅净土典章即已。固不须远往他处,以图静修也。汝家有店铺,店主人不在..

念头未起,灵然清净,本无我人,此其所以一切病患奈何他不得。岂惟病患奈何他不得?纵十方诸佛,尽其神力,亦摸索他鼻孔不着。念头既起,即有人我能所成敌,触处爱憎,爱憎..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两种过失:第一个,由邪师恶友的误导而退堕大乘。你容易遇到邪师恶友。发了菩提心,你真的要成就佛道,但是你所接触的人有不同的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敌侵略北京,京城大乱,皇帝、太后、大臣、太监、宫女逃难长安(今西安)。庆亲王闻虚云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请虚云老和尚伴驾西行,以保平安。此时..

谈及对宗教的看法星云大师说,“我觉得神没有创造人,是人创造神,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看法。那么神是什么呢?神其实就是自己心里要它,它才存在的。佛也不是神,佛是人,你..

六祖慧能大师六祖诞生唐朝时候,在岭南新州地方(今广东省新兴县),有一位原籍范阳(今河北省宛平县)的卢行瑶先生,本是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的官吏,因贬官削职流放..

【原文】禅那者,此云思惟修,故称禅思比丘,是贵思也。经又言:有思惟心,终不能入如来大涅槃海。又言: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是病思也。所以者何?盖思有二:一正思惟..

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又称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为了度化众生,他化身净土宗净宗十三祖..

这件事情是九六年我在澳洲的时候,一位马来西亚信徒告诉我的真人真事。在马来西亚有一位师姑,从十几岁开始剃发念佛,没有受戒,自己盖了一间庙清修。这位师姑平日念佛非常..

【原文】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耳。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故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

【原文】相传佛灭后,性相①二宗,学者各执所见,至分河饮水,其争如是,孰是而孰非欤?曰:但执之则皆非,不执则皆是。性者何?相之性也。相者何?性之相也。非判然二也。..

【原文】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损得病,如前说。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业报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治之..

黄晓明主演的《大唐玄奘》上映,就和朋友早早买票去看。西方电影随处可见基督教文化的影子,并且阐释得都非常棒。但是中国拍的片子就很少能见到把佛教文化和电影结合的比较..

一、朱子桥将军生平简介朱庆澜(1874—1941),字子桥、子樵、紫桥。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父锦堂,游幕山东,为历城县刑名师爷,庆澜生于任..

一、梁启超为印光法师文钞题签题词民国八年秋,徐蔚如居士刻印了《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冬天回上海的时候,朋友知交索要这本书的人很多,但书很快就散尽了。于是决定重新编..

【原文】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楞严云:其心离身,反观其面是也。而继之曰: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是能之而不为也。又问:神之出也,有阴..

既知如上所说义理,必须依此谛信。自己见得及者如是信,即自己见不及者,亦必也如是信。仰信佛言,断断不可以己凡情不测,稍生丝毫疑念。方可谓真信矣。印光法师《与徐福贤..

六祖大师世寿七十六岁,二十四岁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落发受戒,说法利生共有三十七年,得法嗣法的弟子共有四十三人,其他开悟觉道者,无法详知其数。在六祖大师即将圆寂时..

先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句。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念云:以此供水及米粒,施与一切神鬼等众。惟愿是诸神鬼等众,早得人身,消除业障,往生极乐世界,速证无上菩提。并愿..

说起感应来,我还亲眼看到几件观音菩萨显灵的事,这里不妨给大家说一说。一九二九年,沈阳海城县,虎獐屯,有一位姓商的,名商述圣,信佛恳切,每天要定时念观音普门品三遍..

问:弟子修学净土法门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很相信,可是随着所学的净土知识越来越多,反而生起了疑惑,这是为什么?弟子现在很恐惧,唯恐不能深信切愿,错失此生往生大利。..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接的关系,你心中没有信愿,没有对名号产生强烈的信心,没有往生的愿力,你只就是念佛而已!我遇到一位其他宗教的道友..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是散乱的心称念佛名,这样的福德善根都是不可称量的。前面蕅益大师解释那个阿鞞跋致,四种不退,四种不退里面,谈到一..

康熙末年,河间县张歌桥住着一个叫刘横(横读去声)的人。刘横,并不是他的本名,只因为其强悍专横,所以人们才这样叫他。那一年,河水暴涨,行驶在河上载重的小船经受不住..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迷,随染缘,即九法界。十方..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著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ldquo;你是谁?为何来求见虚老?rdquo;那青年说:..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