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宗密大师

上海有一位名叫杨信芳的中学生,十八岁时肄业于上海女子中学。她有一位同学名字叫张孝娟,家住西门道润安里,张孝娟与杨信芳的友情最深,张孝娟的母亲张太太也非常喜爱杨信..

【原文】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何必外求他佛而愿往生?此意何如?予谓此实最上开示,但执之亦能有误。请以喻明:假使有人,颖悟同于颜子①,而百里..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执持,乃至一心故。【钞】障者,遮也。以此四种,遮障念心,不肯执持,故须破除。四障者:一谓即心是佛,何必舍己念彼..

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笃修一行,圆成万德,顿令因心,即契果觉者,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欤。良由一闻依正庄严、..

学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见。殊不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此不知本有而向外驰求,更欲增益其明矣。苟明其明则明亦不立,何益之有?故曰为学日益。凡言学者,则向他家屋..

戒律,是佛弟子用来净化个人的准则,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净化人心的方法,特别是和敬僧团的运作规范。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制订了各种戒律;入灭前亦曾嘱咐众弟子,当以戒为师..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饶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净身。若逢真正导师,切须勤..

【原文】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而了无所失。了此则愚者可贤,贤者可愚,寿者可夭,夭者可..

高齐祥云大师,乃是并州姓周人家的后辈。在孩提时代就从本州和尚灵询法师寻问有关佛教教义,长大后跟随灵询法师落发。灵询法师想要查询他宿世根机,成心把藏经库翻开,里边..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正本他的双亲没有子嗣,三度往五台山祈愿求子,所以感得了身孕,生下了他。诚慧法师出生时,容颜非常的一同,不一样凡俗,等到了..

道安大师,是东晋时代超卓的高僧,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圆寂于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出世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州境)。因为世乱..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问吾即是汝心。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咱们听听,弘一大师讲的。在民国初年,袁世凯要起洪宪,他把造反的有名人物都抓去关起来,章太炎是出名的国学大师,就把他关到一个寺庙里去。那时章太..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今日不知明日事,哪有工夫论是非。这段诗偈出自明代罗状元的《醒世诗》。世事纷纷如闪电,世间事,就像石火电光般稍纵即逝,也像黄粱一梦..

【原文】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人我是非,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

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第六祖。俗姓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县)人,其父谪官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东),唐贞观十二年(638)生慧能,遂为广东新州人。慧能幼年丧父,后移南海,..

【原文】书信一事,关系甚重。若常用草体,或成习惯,久久或致误事。冯梦华厚德君子,其子与孙皆死亡。前年过继之孙,又复死亡。只一一二岁之曾孙,以为其后。而一家之中,..

【原文】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阿弥陀佛一声,方便调息,不缓不急,心息相依,随..

予居五羊,一时从游者众。睹刘子,骨刚气浑,谓夙具般若缘种器近于道。予将有南岳之行,刘子送于舟中,特请益曰:弟子道心甚切,但为宿习浓厚,妄想缠绕,不能直逃向上,望..

隋朝和尚释令休,隶籍河南,素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圣迹,遍历了各大名山。他历来风闻清凉山上,文殊菩萨的成绩构思失常,心里面十分的向往。因为这个主意存在心中很久了,有..

【原文】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心于小事。须知此种派头,乃系败子之派头。以未做大事,便忽略小事,以为我是大才,何拘拘于此。须知此系自欺欺人之下..

善导大师的故事《往生西方略传》中,记载说:三年之后,长安城中就已经被念佛的人给充满了。大家要晓得,我们大唐王朝的这个都城长安,现在的西安,那绝对是当时的世界第一..

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行人端身正坐,调顺呼吸,不使有快慢不均,粗涩喘急,一呼一吸,平静缓慢。然后依呼吸念佛,四字六字均可,但以四字较好。将佛号分成..

【原文】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大约贫贱、富贵二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而心未已也..

第一个,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以生正信。你最好对这个亡者要有所了解,一般来说,你一定要他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尤其是厌离娑婆更难,因为他在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