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瑛圆觉经讲义

三皈依讲义宏泰法师整理序文夫三皈者,乃初入佛门之门径也。三皈虽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举凡五戒、八戒、沙弥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

五戒讲义宏泰法师整理序文甲、五戒三皈大意乙、解释戒义丙、出体丁、受五戒的功益戊、归戒之分合与授戒之具缺己、进受五戒律仪之资格庚、受五戒法辛、五戒名义壬、受持五戒..

佛教炼心术讲义(纲目)道坚一、心为万有之源,成佛之因中华传统文化之核心为儒释道三家,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佛家注重心灵之关怀,以净化人心则世道皆净。善恶在..

第六讲:盲点的突破*由线索找寻盲点修行的盲点就是进入桃花源溪流中的关卡,在修行过程中总有些盲点,虽然知道是这条路,但是遇到盲点时仍会不自觉的就折返,无法进入所谓..

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七讲:冲突对立的消解*冲突的种类冲突对立在人生的情境中是经常出现,甚至可说人生本就是冲突矛盾的集合体,人从母体呱呱坠地后,第一个反应就是..

第五讲:无常的观照*生命之流是无常我们从小到大事物不断的在变化,意味着生命是流动变化的,没有主体但是会流动,而这流动有如水流,不断的流逝。它不是一固定的实体,现..

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一讲:让身心柔软下来*身体松紧状态的觉知身心柔软的练习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份是以意识觉知身体松紧的状态,而且要随时都有这种觉知的能力..

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二讲:大自然的观想身心调柔的第二个课程就是大自然的观想。观想就是要发挥想像力,在我们的大脑里储存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及经验,都与大自然有关,..

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四讲:觉知与觉醒*觉知是觉醒的基础每个人以自己相应的法门来修行时,多少都会感受到放松、寂静,这时很自然地会有觉察与观照的功夫,但是觉察观..

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圆瑛法师之《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吕建福半个世纪注解《楞严》圆瑛法师一生着述宏富,有《圆瑛法汇》行世。其中堪称巨着而令法师最费心力者,当数《大..

护法品第九释品题:这一品是记述当时朝廷唐武则天太后与中宗皇帝有诏迎请奖谕的经过。也就是说明朝廷拥护佛法及尊重六祖大师的情形,也表明禅宗的兴起,是因有德的大善知识..

僧志彻,江西人,本性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惠能大师首先称大众为“善知识”。《法华文句》说:“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六祖坛经》讲义主讲:惟因和尚记录整理:照空能如先讲经题:《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六祖坛经》。所谓六祖是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的尊号,也就是悉地圆满而得大解脱的成..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什么物,凭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

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当时的五祖就问说:“你是哪里人氏,来这里想求什么?”惠能恭敬地回..

忏悔品第六释品题:这一品记述六祖大师为来山听法的土庶,说自性五分法身,无相忏悔,自心四弘誓愿,自性三宝归戒,以及自性一体三身等法,都是在忏摩时的仪式。所以“人非..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道。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计《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

般若品第二第二章是讲说有关般若的真谛。般若是梵语,称为智慧,体就是实相,不论在什么环境因缘,都以实相智慧来观照一切诸法整理,就能勘破虚伪,还我本来面目。也就是随..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

机缘品第七释品题:这一品是记述六祖大师得法以后,在曹溪宏化时,诸方学者前来请教。所有师资默契得法的大好机缘,也就是大师座下能听闻佛法,修证明悟见性,这种机缘是特..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怀。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今与汝等授无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及后念,念念不被诳染,从前所有恶业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性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依般..

“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

惠能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驶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听..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