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经(圣弟子经):本经叙述圣弟子因知四谛而得其果报。“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坏诸暗冥,光明显照”,故而四圣谛亦复如是,它可以使圣弟子“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净..
582经(罗汉经):本经与581经大体相似,不作多述。583经(月天子经):本经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阿修罗王将月天子屏障(也就是月食),月天子十分恐怖,就到佛前皈依。阿修罗王..
第336经~342经:336经至342经,都是比较短小精焊,而且讲的都是与六根六境有关联的话题,因此合并略说。336经(六喜行经):六喜行指的是六根与六境相缘合,会产生一种欢悦..
572经:讲述的是诸比丘为根、境之间谁为系缚的问题争论不休,而质多罗长者为之决疑。比丘之间争论的话题是:“谓眼系色耶?色系眼耶?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
第446经、448经(偈经):本经以偈颂的形式,对前经进行分别解说。第447经(行经):叙述倾向如果同一,就会和合。“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云何与界俱?谓众生不善心时与不..
393经(善男子经):本经所阐述的是出家比丘(善男子)应懂得出家的真正目标。出家比丘的出家目标应该是什么?在本经中,佛陀重点提到了四圣谛——当然,四圣谛虽不是出家比丘..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第407经、408经(思惟经):此二经教导诸比丘:不应有世间之思惟,而应具备出世间之思惟。我们知道,佛陀具备彻底究竟的“五眼六通”,其中为我们所津..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第559经(迦摩经):本经为迦摩尊者与阿难尊者之间的问答语录。本经的内容比较抽象,主要讲虽有六根六境,初禅乃至所有入处具足而住者,则为有想,..
第500经(净口经):本经叙述佛子应当依净命而自活,不可依邪命而求食。本经的重点,是阐述出家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立身存命的问题。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部经对于出家师付..
573经:讲述外道阿耆毗迦出家二十余年,但修持仍一无所得。后被旧友质多罗长者引导,而成为佛弟子。质多罗长者问道:“汝出家来过二十年,为得过人法,究竟见知,安乐住不..
第466经~468经:此三经与上述465经,都是罗睺罗尊者向佛陀请教的一些问题,佛陀及时从不同角度给予精辟的回答。在此三经中,罗睺罗的提问是:“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
第547经(宿士经):本经叙述何为真正的“宿士”。何谓宿士?一般是指老成饱学之士。当然,从传统意义上讲,既为“宿”,一是指男士居多,而是有着年龄界限,年纪轻者则不大..
第379经(转*轮经):有关佛陀初成道不久后,在鹿野苑中为五比丘初次说法的典故,绝大部分人都此都很熟悉,即所谓三转十二行*轮,其主要内容是: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
第373经(子肉经):本经重点阐述观察四食的过患。对四食的观察以及其功德大体上是这样的:1、观粗抟食,如食子之肉,则断五欲功德的贪爱;2、观触食,如生剥牛皮,则断三受..
第499经(石柱经):本经以大石山喻比丘修心,四方之风无能倾动,便得离贪瞋痴,得正解脱。我们知道,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堂弟,在佛陀晚年的时候阴谋分裂僧团。提婆达多另立僧..
第460~463经:此四经为长者瞿师罗向阿难请教有关“界”的话题。460经叙述眼界、色界乃分别存在,此二因缘而生识,三事和合乃生触。值得注意的是,此四经并非佛亲口说,而..
第374~378经(有贪经):此五部经名称相同,故而合并叙述。374经:叙述苈对四食如没有喜贪的话,识就不会增长。“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于名..
第398经(因陀罗柱经):本经重点用譬喻阐述了知四谛的重要性:如不如实知四谛,则如小绵球那般弱不禁风;若如实知解四谛,则如铜柱般坚固。1、不如实知四谛:“如小绵丸、小..
第457经(说经):本经叙述缘于界之上中下,而思想、言语的上中下。本经开头,“世尊晡时从禅觉,于讲堂阴中敷座,于大众前坐,说优檀那句”,这里的“优檀那”,又译作优陀..
第483经(无食乐经):本经叙述修禅的深义,乃视其对于物质与神神的纯化,而有喜、乐、舍、解脱等种种阶段的差别。本经主要解释四个名相(概念),即“食念”、“食乐”、“食..
第551经(诃梨经):本经叙述诃梨长者以《摩捷提经》中一偈,而请教于迦旃延。本经偈的内容是:断一切诸流,亦塞其流源,聚落相习近,牟尼不称叹。虚空于五欲,永以不还满,..
第372经(颇求那经):本经叙述颇求那比丘对于四食不甚了解,佛示之以因缘解脱之理。佛陀有次对诸比丘谈到了“四食”,他说:“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
第419、420经(疑经):此二经阐述深信三宝与深信四谛的关系。深信三宝与深信四谛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经中说:“若比丘于佛有疑者,则于苦圣谛有疑……若于法僧有疑者,则..
第565经(婆头经):本经叙述戒、心、见、解脱等四种清净。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阿难尊者在婆头村的申恕林中游化。当地的年青人都十分敬慕阿难,纷纷前往拜见。阿难为这些年青..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第365经(见法涅槃经):本经与前面的363、364经精神基本一致,重点是回答什么叫“见法般涅槃”:即对于老病死,若能生厌、离欲、灭尽,而不起诸漏,..
第404经~406经:404经所述佛所觉悟无边广大,然佛陀说法,是有所选择的。比如说,关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琐事,以及有着世间有无、生命是否永恒之类的话题,佛陀概不予多..
349经(圣处经):此处的“圣处”,一般是指解脱,所谓“善出家、善得己利,旷世时时得生圣处,诸根具足,不愚不痴,不须手语,好说、恶说堪能解义”。这里讲到了修持方法与..
第498经(那罗揵陀经):本经叙述舍利弗赞叹菩堤之超绝。有一次,尊者舍利弗拜见佛陀,对佛陀说:“世尊!我深信世尊,过去、当来、今现在,诸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
569经、570经:此二经都是梨犀达多尊者回答质多罗长者的提问。前者涉及到“界”,后者涉及到“身见”。问题一:“所谓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回答:“眼界异、色界异、眼..
586经(利剑经):在本经中,一位天子以偈而对佛陀说:“犹如利剑害,亦如头火燃;断除贪欲火,正念求远离。”这里所讲的就是贪欲的过患,其既如利剑,又如头上燃烧的火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