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成就的居士大德

居士,讳毓英,号紫珊,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先生之长孙。幼失怙恃,由祖母谭太夫人抚育成人。赋性聪慧,好学敏求。仁慈和蔼,虚怀若谷。生长富贵之家,毫无骄奢习气。居官为..

《梵网经》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华严经》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

珍惜三宝佛法是靠僧传,因为佛规定末法时期,说法主,行来主,坐禅主,讲法主都是由僧来担当。就佛在世时候,授戒也是由僧来传的。包括释迦牟尼的父亲受五戒的时候,佛不是..

(一)信成就:为什么以信为首呢?‘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道的根源,功德的母亲,它能增长一切的善根,信是特别重要的,又《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

福州开元寺招生简章第一期(2016年8月13日-11月13日)一、组织主办: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协办:福州开元志业文教慈善基金会承办:福州开元寺二、宗旨从理论上、源头..

北京国际佛事用品博览会诚挚邀请“慧开法师”、“然教法师”、“延潽法师”、“道进法师”、“静妙法师”为大众开示、与大众面对面进行交流互动。同时主办方还诚挚邀请到“..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

因缘成熟来去自如有人问我:“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不到寿限就能往生呢?”这是真的,就是修行到来去自如了。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的,因缘..

熄灭淫欲色欲祸害极其酷烈,从古到今,因此亡国败家、丧身绝嗣之人,又怎么数得清!其次,因耽于色欲而摧毁刚健身体、昏聩清明志向,虽具有顶天立地、希圣希贤的资质,却堕..

杨仁山居士高楼林立的南京市中心新街口,有一处别样的古式庭院,这就是海内外著名,创立于1866年的佛教文化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单位——金陵刻经处。座落在闹市..

问: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不到寿限就能往生呢?仁清法师答:这是真的,就是修行到来去自如了。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的,因缘成熟时就走。比..

赵朴初卓越的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已经过世十六年了,但他的德、功、言并没有丝毫消逝,而是备受怀念、传播愈广。这正如他引用《菜根谭》所说:“花落还开,流水不断”。他的..

一年后,真强又重犯邪淫,在这真诚地向所有的佛菩萨忏悔,向所有关心我的师兄们忏悔。一个月来一直在懊恼、后悔,痛定思痛,再从源头上思考,我是不是坚信佛法,是不是舍命..

问:师父您好!我是一个在家居士,快三十了,没有结婚,不想过世俗的生活,想去寺院。朋友们说我是在逃避,我觉得朋友们说的在理,因为我并没有发出大菩提心来,可是在尘世..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法如律。令未信者信,已信令增长。二、为僧者的使命要住持佛法、弘扬佛法,令世人了解佛法之正义。三、为僧者要有出离..

佛陀教子罗睺罗是释迦牟尼佛未出家前所生的儿子。后来佛陀出家修道,在悟道的那一年,小小年纪的罗睺罗也跟着出家做沙弥,礼拜舍利弗尊者做师父。十多岁的小孩,仍保有孩子..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法如律。令未信者信,已信令增长。二、为僧者的使命要住持佛法、弘扬佛法,令世人了解佛法之正义。三、为僧者要有出离..

西方三圣接引图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

【经典原文】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妬、谄曲,求胜上心。——《圆觉经》【佛经解释】“若后末世钝根众生”,..

业障难消念佛是可以消业障,但是我们念佛不一定能在今生消完我们的业障。《普贤行愿品》在《忏悔业障》这一章中提到,无量劫以来,我们由贪嗔痴鼓动身口意所造作的恶业是无..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他是汉代楚王的后裔,曾任九江柴桑县的县令。后来因感伤“晋室无磐石之固,物情有累卵之危”,而放弃巍巍官禄,归隐山林..

去年元旦时,东林寺助念了一位九江的龚老居士往生,非常殊胜。那时我们正在打冬季佛七,龚老居士是一位罹患胃癌、胃全切除的病人,住在九江医院,靠插管输液来维持生命。他..

佛陀以戒定慧降服诸魔问:佛经中记载魔王波旬对佛陀说,末法时代我穿你的衣,坏你的法。佛陀流泪不做声。可现在有一种版本说,佛陀告诉波旬说,那时我让我的弟子脱下袈裟,..

持戒的目的是在改过迁善。改过为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为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如果只求离苦得乐而不从身心行为方面切实改过迁善,便与常情常理的因..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是生死的根本,一个是涅槃的根本。生死的根本是攀缘心,涅槃的根本是常住真心。我们刚开始的发心就是依止无明烦恼,为..

30岁开始,曾国藩一直坚持每天写日记,一直写了一辈子。在他的一生中,日记仿佛是他另一个影子,守护着他的生活,也守护着他的思想,让他更清楚地认识外部世界,也更清楚地..

六祖慧能公元712年7月,六祖慧能大师集徒众,预知他们:自己将于8月离世。徒众听罢,多皆痛哭。唯有一人,神情不动。此人,便是神会上人。对痛哭者,六祖斥之:数年山中修..

一个人越有成就越虚怀若谷生活有朝气,活得畅畅快快,工作讲求效率,做得踏踏实实。以爱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则人生到处充满了真善美。稻穗结得越饱满,越往下垂,一..

生活有朝气,活得畅畅快快,工作讲求效率,做得踏踏实实。以爱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则人生到处充满了真善美。稻穗结得越饱满,越往下垂,一个人越有成就,越虚怀若谷..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