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奇迹 一行禅师

【原文】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西方而愿往,得毋乖于无生之义乎。答: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生为无生者,断见之所惑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

虚云禅师,汉族,1840年出生,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1959年示寂。十九岁出..

要做本色真正道流,直须受得勤劳,甘得淡薄,耐得岁寒,守得贫苦,当得重务,忘得名利,弃得恩爱,持得戒律,做得工夫,了得生死,参得禅道,会得佛法。这许多事业一肩荷负..

承问: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此则不难。若能念念了达目前生灭,凡起一念,凡灭一念,俱要了知,则生死不待预期,自然瞒不得矣。故古人有言:死时应尽终须尽,坐脱立亡唬..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个对比。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怀玉法师,他相信念佛法门,非常刻苦地去修行,每天是日中一食,..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

编者按:倘使一个寂寞的深夜,别人需要靠金钱、友情、女人、爱情、思念或者酒精才能获得短暂的快乐,而我只需要静静地坐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喜悦,乃至于行、住、坐、卧..

天如惟则(1286-1354),是元朝临济宗禅师。禅师幼年于禾山剃度,在未遇明师前曾有一段盲修瞎练的过程,后来游历天目山,礼拜中峰明本为师之后,才知晓何谓参禅学道,蹉跎..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又云: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着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着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

在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一共五类。长于诵经的为经师,长于持律的为律师,长于论义的为论师,长于说法的为法师。长于修禅的为禅..

宋朝永明大师,讳名延寿,莲宗第六代祖师。平生喜欢买物放生,吴越王钱文穆镇守杭州时,大师当余杭县的库吏,常挪用库钱买鱼虾等水族放生。因此犯了“监守自盗”的罪名,依..

恩师密参上人,讳觉励,字密参,河北省安新县人氏。生于一九一六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俗姓赵,名章印(小华)。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寒,师父多数住在姑姑家里,等到姐姐出嫁..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永明延寿禅师论念佛与修禅武汉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吕有祥,亦念佛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见于大小乘诸多佛典,其主要方式有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它出自于对佛陀的..

永明延寿禅师的念佛论1999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永明延寿禅师的念佛论吕有祥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宗教学系副教授提要五代宋初法眼宗禅师永明延寿,极力倡行念佛法门、禅净..

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杨笑天一、问题所在日本的学术界,自昭和初期(本世纪20年代)以来,对延寿净土思想的研究逐渐兴盛,有很多研究成果问世①。日本学者对延寿..

永明延寿禅师的净土信仰之确立杨笑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一延寿大约在34岁的时候,随翠岩令参在杭州的龙册寺出家。出家之后,当然应该是先随令参住于龙册寺。但他在..

觉明禅师与当代青少年对话哲理篇问:我们为什么活着?答:人为了死而活,看死得光荣还是死得伟大。问:那为什么不早点死,反正早死晚死都一样?答:那你为什么不早点死,还..

宗教篇问:很多人认为信佛或出家是逃避现实,是这样的吗?答:并不是这样。出家或学佛,是研究我们人的生老病死苦,生从何来,死到何去,这是世界第一大课题,世间的科学家..

国家篇问:这次四川汶川地震是什么因果?答:很多人说这次地震是共业因果造成的。这仅仅是那些人的一种推断,没有任何证据。这次地震就是自然灾害而已。那些说共业和因果的..

人生篇问:一个人真的可以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去爱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吗?答:看中国繁体字的爱——“愛”。研究完这个字,你就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了。问:怎么才可..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古人所说,讲到赵州禅,就没有你的开口处,不知从何说起。在无说当中,也还是要说一点,这样才能使..

生活中的佛教道济禅师与其独特的语录南宋时佛教中出了一位不同寻常、似癫狂、嗜酒肉的和尚——道济禅师。师性狂放,行脚半天下。神异事迹颇多,广传于民间,人称济公。临终..

菩提烦恼不二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大道晓在目前。迷倒愚人不了。佛性天真自然。亦无因缘修造。不识三毒..

性空禅师口述传李尚全笔述一、害怕因果:是我童子出家的原因(1922-1935年)我生于民国十一年(1922)农历二月初五。祖籍泰州张木乡(今江苏省泰县)。祖父杨同乐是一位憨实的农..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