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力量 一行禅师

如何做个修行人我们昨天晚上介绍怎么去面对问题、认识问题、了解问题,而后去发现问题的所在。可是一旦对问题有所发现,发现到它的一些渊源,或者彼此间的因果关系时,我们..

禅的内心世界非常难得的机会在这里演讲,从去年三月开始,我在各地所有的活动都停止了,包括上课、演讲……等。本来这几天不在台湾,但是一年多前订下的口头承诺,让我首次..

有、无、非、空文:白云老禅师今天跟大家谈“有、无、非、空”的法义,这四个字很重要,如果搞不清楚,根本没有办法了解经典在说什么。佛法总是教我们怎样去认识“有”、突..

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大乘菩萨的行修,也就是修行菩萨法必须要把握的法要。所谓修行菩萨法,我们不能以在家或出家来分别;菩萨这个名词,梵文叫「..

大般若经要解——寂静相义文:白云老禅师这一单元要介绍的是“寂静相”,上单元谈的“寂灭”是以“生相”而言,这里要谈的是“寂静”;“静”是以“动态”来看。所谓“生相..

大乘菩萨的行修——六波罗蜜今天晚上我介绍六波罗蜜,在菩萨的修行法中,昨天已介绍了要如何培养「四无量心」。但在行修的道理上,我们要以「六波罗蜜多法」作为依归。「波..

认识佛教与佛法今天本人从南部来到台北与大家结个法缘。离开台北快三十年了,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南部,可以说跟各位在佛教方面的接触机会很少。今晚向大家介绍佛教的一些概念..

谈心今天要和各位「谈心」,首先我先作两个提示,一个是经典上说:「一切万法唯心所造」;另一个是「心、佛、众生,三为一体」。从这两个提示来看,就可以知道我要讲些什么..

佛法的智慧论通常一个出家人所表现的,大多都是以佛法为主,那么所讲的佛法,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一般说佛法,就是佛教里面的一些东西。那么「法」究竟是什么?这个法,绝..

佛教佛学佛法文:白云老禅师通常学佛的人,最不容易搞清楚的就是“佛教、佛学、佛法”,几乎把这三者混为一谈。佛教,好像每一个人都懂,事实上佛教包含有佛学、佛法,如果..

大般若经要解——不垢不净义文:白云老禅师继续介绍大般若经要解“不垢不净”这个单元。“不垢不净”四个字,经常挂在佛教徒的口中,甚至有人误会成“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

禅宗面面观今晚我们介绍「禅宗面面观」,以我目前所得到的一些资讯,台北地区对「禅」非常普及,兴趣也非常浓厚,基于这点,我在这里与大家做一些探讨。首先,我们先把「禅..

探索佛教与当代社会、当代生活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弘扬佛教文化,启迪悲智人生。

大般若经要解——毕竟净义文:白云老禅师这个单元要谈的是“毕竟净”,前面曾说“不垢不净”,为什么这里还谈“毕竟净”?所谓“毕竟”就是说从一切相对的法显现出绝对,则..

大般若经要解——不合不散义文:白云老禅师这个单元要介绍的是“不合不散”:合是和合、合作,合在一起之意;散是分开、分散。谈“不合不散”是依于“合与散”的基本道理而..

实相无相涅槃妙心文:白云老禅师今天来跟你们谈谈“禅”的问题。多年来,很多人一直问我一个问题:“老和尚所学是以禅为主,但好像都没有把‘禅’传下去。”其实“禅”是从..

——《佛教的道德观》修学心得这期法义是《佛教的道德观》。道德,这个话题我十分熟悉,在高中的时候,为了写一篇体现新时代青年精神风貌的作文,我引经据典,针砭时弊,典..

(一)公案本文潮州大颠和尚初参南岳石头山希迁禅师。石头禅师问大颠师曰:「那个是汝心?」(缘起于现象界,禅师试问大颠师何者为心?)大颠师曰:「言语者是。」(能说话的是..

(一)公案本文侍郎白居易诣京兆兴善寺惟宽禅师而问曰:「既曰禅师,何以说法?」(缘起现象界,侍郎对禅师之言行有意见,他认为「禅者画像本无言,何必缘心啬言空。」禅师似..

(一)公案本文一日,澧州药山惟俨禅师久不升堂。(有一天澧州药山惟俨禅师,迟迟不升堂去为大众开示。禅师示其如如不动之相,心不住法动转,心能对诸境亦不想动,即住於本体..

齐豫演唱现场,声音里透露着一股力量!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我们中国的佛教行门就是修持的方法,可以说是禅宗和净土最为契机,容易上道。那么禅宗发展到宋代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佛教宗派中,几乎达到了一枝独秀的..

看到佛的力量这次夏令营具足了像佛一代实教里面不同时代的阶段,这几天法会也是,我们自己主动的个人忏悔,念着经,这有点像从小乘到大乘的过程。像昨天超度的话,他们没有..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一开始有点尴尬,就是佛教讲的空,中国人找不着适合的词汇、语感、语境来描绘它,所以当时有个词语叫格义佛教,就是试图把握又弄..

重视精神慈善的力量,引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以上海玉佛寺为例觉醒慈善,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佛教历来有致力于慈善公益来利益社会、回报社会的传统。佛教慈善以其无私..

“信仰”听上去很深奥,似乎有种神秘感。有人认为信仰是迷信,是物质过剩后的选择,是痛苦的安慰剂,是老来无事的精神寄托,甚至有人对信仰嗤之以鼻。进入三级修学前,这些..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者虽多,而发心出世者实少,不过行善事修福田,求来生果报。祖师云: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故欲超生死,必须见性,以生..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高僧祖师高竖法幢,传灯不倦。 禅门有一句话,想必大家可能都..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