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如理思维到底是思维什么道理呢?简单地说,就是思维一切法唯有识性,就是观察这一切法都是你的一念心..

【疏文】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惟是一心。今谓约生灭门,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则无明所覆,失本流末,浑乱真体,故名曰浊。如澄..

一个念佛人必须要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这个很关键,就是念佛的启动点这一念是怎么样呢?必须从空性的真如里面去启动一念的佛号。成败就在这句话而已..

【经文】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①。阿难又问,其佛成道..

何谓圆呢?就是圆融无碍。因为佛法竖穷三界,横遍十方,放之则弥六合,收之则退藏于密。搬水运柴,无非学道;松风水月,俱可参禅。所以宗门下人,不可谤学教为说食数宝、学..

昨天讲到,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态。所有的宗教活动、宗教修持和修养,也都是把动和静结合起来安排活动。新加坡芽笼这条街,各种宗教场所林立..

什么叫无益苦行?外道是这样想的,他认为说,我们每个人来这个人世间都有业障,你也有业障,我也有业障,这个业障是固定的。那怎么办呢?我得赶快把它消掉,消业障。怎么消..

在唯识的教法当中,把胜义的道理分成四种:第一个,世界胜义。世界胜义主要是一种人天乘的道理,讲到世间的因果关系。造善一定可以招感安乐的果报,造恶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

星云法师序记得还是在去年(民国四十一年)的冬天,煮云法师应《菩提树》主编朱斐居士的稿约,他告诉我拟写关于普陀山的文章,我当时认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我就劝他不要..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县柏林禅寺。唐朝末年,有一位大禅师在我们寺院住,通常人们称他赵州禅师。赵州禅师法号从谂,山东人,很小就出家,很..

一、五戒的精神与实质从培养慈悲心的观点出发,佛陀希望我们要不杀生;从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尊重他人的财富出发,佛陀希望我们戒除偷盗;从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个..

现在要真正找到一个像彻悟大师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都是泛泛地修泛泛地修。到目前为止,现在真修实干的人太少了!有些学教理的,道理懂得不少,真正..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不说是非难,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说长道短,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要想做到不讲是非是很难。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人对我说,哎,某某怎..

不可口是心非。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口上说的一回事,跟你心里想的一回事不一样,心口不一。口头上对人家赞成,心理上是不赞成的。口,主管的是出入,饮食..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无片事可得。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念佛求生净土,亦复如是。是..

阿弥陀佛保任一件事,这个事很重要,就是临终接引。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要知道临命终时,生死关头,如果靠自力修行,自己修行的..

《无量寿经》在大乘佛典当中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的翻译的情形,我们就看到这部经典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从两个方面可以得到启示:第一,这些西域和印度来的翻译大德,..

听法和学佛的态度听法不能以偏概全,学佛一定要用智慧深思,体会人生正确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能用深度的智慧、冷静的沈思来分析,哪怕只是一句话也能「一理通,..

去佛教修行之前,先学学佛教是如何戒酒的我们都知道,酒戒是释教底子五戒之一,假如受了酒戒,就不能够再喝酒了。那佛陀为什么要拟定酒戒呢?其实酒戒只是遮戒,不是性戒,..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