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堂

以迷真逐妄故,妄复生妄,故六道轮转,无有已时。【经典原文】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

——《道次第略论》“略示修法·加行修法(六加行中的前四加行)”修学心得略示修法就是训练将每个法门通过止观实践落实到心行的一套修行程序,适合于整个《道次第》的修行..

问: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在世间一般看他的才学和事业是否成功。佛教里如何判断?答: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不是看嘴巴会不会说、对社会的贡献大不大,关键要看佛法对自..

真诚感谢各位同修道友的发心,在藏地七年的修行生涯里我曾反复发愿与有缘的同修一起互相鼓励监督下每天至少持诵一遍《金刚经》直至背诵自如,当我们将此稀有的功德经成佛之..

为什么人们总是感到孤独?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吗?还有:为什么我们不能独自生活?宗萨仁波切说:如果我们能够独自过活,那会很好,这正是瑜伽士所擅长的,也是为什么他们能从各..

问: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在世间一般看他的才学和事业是否成功。佛教里如何判断?答: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不是看嘴巴会不会说、对社会的贡献大不大,关键要看佛法对自..

吃饭的时候,我们端起碗,这个碗就是本体;然后我们用碗乘饭菜,这就是用;吃完饭,洗完碗后,就又会把它放下;平常一个碗,他端,我端,吃完就放下,碗又回到了本体,又归..

看看极乐世界那些菩萨,重要的是要反思现前生活中改怎么做。【经典原文】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苦乐的果报都是自作自受,没有谁能替代。【经典原文】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无量寿经》【经文解释】这是佛在劝谕世人舍恶修善。寒..

为什么不好好为善修行呢?还要等什么呢?【经典原文】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无量寿经》【经文解释】善变化即..

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式和消费文化,不断刺激人的欲望,促进消费市场的活跃,是当今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之道。然而,欲望是人性中的精神之火,是属壮火,稍用不慎,就演变成..

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入中论》轮回中的众生,都是为了寻求自己所欲的安乐,都想要财..

问:满一上师:如何理解慈悲和智慧的关系?答:其实慈悲和智慧在根本上是一回事,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智慧是开悟了——对世界的真谛有了正确的认识;慈悲呢,有了智慧才..

二地菩萨不愿与破戒的人共住【经典原文】犹如大海与死尸,亦如吉祥与黑耳,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入中论》【经文解释】这首颂词是以譬喻来说明,二地菩萨..

觉照力于修行人如衔辔于骏马【经典原文】骏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衔辔之御也;小人之强横,不敢纵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识之流浪,不敢攀援者,觉照之力也。呜呼!学者无..

走出无明的轮回过去有一个高僧证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门,在禅定中看到了三件怪事。一个农夫在耕地,犁地的那头牛是他的父亲。前几年农夫的父亲死了以后,由于不放心儿子,所..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

忍辱功德殊胜【经典原文】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入..

【经典原文】若有嗔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一刹那顷能顿坏,故无他罪胜不忍。——《入中论》【经文解释】一刹那之间,嗔心就能将很多功德毁掉。在恶业中,没有任何恶业..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经典原文】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钝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作在心,殃在身,不须冤..

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经典原文】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无量寿经》【经文解释】说的简直就是我们的社会现实啊!佛说的不是..

谈及经典,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是能够扛住时间考验的作品。实际上,经典一词在古代是专指“经”和“典”。一般来说,“经”主要是南宋以后形成的“十三经”。是科举考试的基础..

追名逐利的本质是自我虐待【经典原文】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量寿经》【经文解..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高考前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情绪都十分紧张,此时,考生和家长都要放松以平常心来对待,同时可以多多祈祷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念诵文..

大众阅藏网腾讯佛学讯一年多来在全国进行的大众阅藏推广活动,取得重要进展,众多佛子期盼已久的大众阅藏网(http://www.yuezang.org/)正式开通了。大众阅藏自从推广以来..

放生要有智慧,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世间法,智慧用事是佛法。所以佛法讲求智慧。放生什么时候放生?不定时间,随时遇到了。随缘遇到这个众生有人想杀它,你把它买下来..

一切忧悬所不能逼名为二禅【经典原文】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楞严经》【经文解释】阿难!这三层天,..

问:开悟是不是需要很高的智慧?开悟真正的因是什么?答:我们一切的改变和证悟,其加持的来源无非包括在三大传承中,所谓的“三大传承”,即是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

问:为何获得智慧必须依靠禅定?修习禅定之前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答:如《大智度论•释初品中禅波罗蜜》中云:“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欲得智..

问:学佛必须依靠智慧进行抉择,但为什么又必须依赖传承上师的加持和信心呢?答:我们学佛法一定要讲“加持”,如果不讲加持、不讲信心,那就是世间的学术研究,充其量只是..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