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文法师楞严咒早课

见性不灭分第十七(分义卷二)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

序分法会因由分第一通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

顿悟顿证分第三十九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

开释余疑分第二十五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

执心中间分第九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分义卷五结解同根分第四十六(分义卷五)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

十二处分第二十九十二处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分义】十二处者,六根与六境也。根已前破。今十二处,虽根境相对而破,正为破境。破境无生者,即会色声..

修断虚习分第四十四六一虚妄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

内外两在分第七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见性无碍分第二十一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

真妄双绝分第四十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

发菩提心分第四十三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

明心本空分第十三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

(六)空不空如来藏性遮照圆妙分第三十八藏心俱非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

见性是心分第十五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

五阴分第二十七五阴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分义】五阴虚妄,如是诸法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生灭来去,迷悟生死,色受想行识诸..

妙悟偈赞分第三十二开悟妙心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劝修发行分第四十一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祇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

本无生灭分第三十六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佛告富楼那:譬如..

(三)十显见性显见缘起分第十四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见性超情分第二十三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裟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世尊..

(二)广引圆通修证圆通方便分第四十八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

(四)真空如来藏性妙真如性分第二十六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

三、寻找和依止善知识成为法器之后,接下来需要依止一位好的老师。《道次第》引用了这样一个偈颂:“知识需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

四、菩提道上三个层次学佛的过程,可以由浅入深地分为三个层次:下士、中士和上士。下士的发心,是远离恶趣,希求世间安乐。修学的内容,主要是受持皈依、修学十善。所得的..

迈向成佛——略谈佛法修学的次第界文法师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因缘,跟大家一起探讨法义、交流学佛心得。本届菩提静修营,主体内容是学习济群法师的《心经的般若正观》。我们..

五、注意几个核心要素漫漫的菩提路,基本上就是这样。最初的第一步,是从做一个善人开始。然后,寻找善知识。接下来,通过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不断地提升,不断地修行..

第六次课(讲于2009年4月18日)上节各位同学,下午好。我们已经学到第六次课了,下一次将是最后一次课。上次课我们讲到“叹奉持功德”的“如来劝行叹胜”。如来劝行叹胜,包..

下节劝发奉持一、别明离相(一)应如是知见信解我们用什么态度奉持这部《金刚经》呢?看经文。“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第七次课(讲于2009年4月25日)上节各位同学,大家跟我一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